2017主流手游
-
用手机玩游戏,已经成为当下很多人主流的娱乐方式。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965.13亿元,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移动游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派繁荣,炙手可热。而支撑数以亿计玩家在方寸大小的智能手机中获得畅快游玩体验的关键,离不开一枚小小的计算部件:GPU。没错,随着移动游戏的繁荣,GPU在智能手机中的地位正变得日益重要,它的图形运算能力的强弱,是我们能否获得顶级游戏体验的关键。而其实,GPU也并不是从手机产业发展的一开始就很重要,它的“上位”之路,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智能手机算力中心转移的趋势。GPU地位的攀升之路回想智能手机发展的最初阶段,消费者对于手机处理器的认知还普遍相对较浅,即便是稍有了解的数码爱好者,直观印象中也是将CPU和处理器直接画等号。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主要还围绕在生活场景,聊天、看新闻,看视频,刷朋友圈、刷人人网等等,更多还是考...
-
《寸土必争:玩具兵大作战》即将开启国服,这款轻休闲策略游戏是怎样收获双平台赞誉的?
...的高分评价。这次与之合作进军国内市场的,是曾经代理过《仙剑奇侠传幻璃镜》、《喵星大作战》的多酷游戏。《寸土必争:玩具兵大作战》是怎样诠释“寸土必争”的?光看名字,《寸土必争:玩具兵大作战》给人感觉很像主流的“种田发展”模式的策略游戏,而实际上《寸土必争:玩具兵大作战》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它极大地简略了RTS游戏庞大的地图以及缓慢有艰深的发展过程,而是旨在“快节奏”的单局作战体验。快速进入状态的带入感简单来说,《寸土必争:玩具兵大作战》是一款需要“操作每个单位排兵布阵推塔”的即时策略游戏,且混搭了构筑型卡牌游戏的内核,其对战方式、行动点设计等倒很容易让人想起《皇室战争》。不过仔细玩过就会发现,《寸土必争:玩具兵大作战》有其强烈的气质风格,尤其是它的副标题“玩具兵大作战”基本也就揭示了这款游戏带入感的奥秘——它很容易让80、90后回想起童年用玩具兵对战的快乐。作为一款单局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的快节奏对...
-
...势,但其数量约在2.7亿左右。但随着近两年移动端游戏的发力,中国的游戏玩家群体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截止2018年上半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3亿人。对比中国的人口数量,可以说现在游戏已经涵盖了每一个20-40岁的主流消费群体,毫不夸张的说,游戏已经成为了一个具备全民性质的文化娱乐产业。若以开放性的角度去看待监管问题,游戏行业如今受到了政策的严厉管控在情理之中。目前,和游戏行业有着足够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只有影视行业而已;而放眼影视行业,其所受到的政策规范、监管和引导要比游戏行业更加繁复;所以,政策的引导恰恰成为了“认可了游戏行业不可忽视的全民性地位”的论据。还有一点值得注意,2017年9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产业最新数据,据统计,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 4.14%,而这一数字预计到2017年将接近5%。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曾坦言,当文化产业一旦达到GDP总量的5%以上,那么其就将成为中国的国民支柱型...
-
Telltale Games突如其来的谢幕,是产品无法迎合市场与过度依赖资本的双重悲剧
...经开发出了无数奇思妙想的MOD,用游戏本身制作了各种故事,但官方的一举一动依然牵动着全世界玩家的注意力,故事模式的推出,无疑具备无与伦比的号召力。然而,因为前期宣传不到位,外加IP本身的传播度十分惊人,所以主流的看法都以为所谓的故事模式实在原游戏基础上增加的一个模式,殊不知却是以《我的世界》IP所定制的一款Telltale风格的游戏。《我的世界:故事模式》从App Store和steam上的销量来看,都是远超过Telltale Games本身的玩家群体数量的,也就是说大部分拿到游戏的玩家此前并不了解Telltale Games,结果玩家们以为的“在《我的世界》中玩故事模式”,变成了一款“画风类似的QTE游戏”,这与当初的期盼几乎大相径庭,也因此当初遭到了不少非议。以后续的结果来看,实际上《我的世界:故事模式》所讲述的故事是大受好评的,但宣传不到位,外加《我的世界》粉丝们的心理落差,也致使这个庞大流量的IP并没有给Telltale Games增加到稳定的客源,这也一定程度上侧面体现了Telltale公...
-
方趣网络CEO方师恩谈《蜀门手游》:“立品牌”乃长线运营之根本
...比较“中枢”的新职业,来补足全职业的结构。从风格上来讲,新职业墨韵的造型比较年轻化,偏向于国风二次元。“蜀门IP”走过了近10年。10年中,用户在成长在更迭。我们不可能把职业或玩法一直固化在那里,需要适当兼顾主流用户向往的一些元素。比如武尊这个职业,刚开始是一个中年大叔的形象,留着大胡子。你再看现在的武尊,完全就是一个小鲜肉。风格的变化,代表了用户群体认知的变化,而墨韵是跟随变化应运而生的一个角色。在《蜀门手游》中,她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应”。新老版本“武尊”对比三、把品牌“立”起来,让产品走更远游戏智库:泛娱乐这一年来有所降温,蜀门IP还会去深耕这一块吗?方师恩:“泛娱乐”三个字确实具有话题性,但它并不是蜀门IP当前的指导方向。就像我前面说的,我们的出发点是把蜀门这个品牌竖起来。对于这个阶段的《蜀门手游》来说,泛娱乐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做一个优秀的产品,保证它足够长的生命周期,才是必要的途径。游戏是第...
-
《蜀门手游》启动新职业思维,方趣网络携手《镇魂街》共筑“玩乐3次方”
...在筹备当中。这也是方趣网络围绕《蜀门手游》一系列动作的核心目标,即在玩家心中树立品牌从而让产品走得更远。“刷新”用户群体与《镇魂街》合作,《蜀门手游》也有用户层面的考量。就用户角度而言,《蜀门手游》的主流用户群集中在80-85后之间,90后的玩家虽然具备但整体占比相对薄弱;而《镇魂街》主打的用户群体为90后以及00后,虽然二者在用户年龄上存在一定代沟,但由于两个IP所具备的标签都是热血,《蜀门手游》完美的做到了利用引发多层用户共鸣去弥补年龄上的差异,从而对其整体的用户生态进行了补完,并使用户群体向更年轻化的方向刷新。为了配合用户向年轻化过渡,《蜀门手游》增加了很多符合年轻化审美的内容,新职业墨韵就是最好的例证。新职业 墨韵和《蜀门手游》中其他五职业略显成熟的形象不同,新职业墨韵是一位小萝莉,外表更加清新可爱,在国风二次元人设的加持下,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不仅如此,对于老职业的形象,官方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
精实增长战略辅佐下的“增长C位” 游族网络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5%
...类的产品矩阵,成为营收、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在MMO品类,报告期内游族推出首款自研MMOARPG手游《天使纪元》。该产品一经推出,接连霸占腾讯应用宝、360游戏平台新游下载、收入榜双榜榜首;在华为、vivo、oppo等各大主流游戏平台均名列网游畅销榜前10。《天使纪元》核心卡牌产品《少年三国志》依旧保持了稳定的营收。截止2018年6月,这款上市三年多的卡牌产品月均流水依然保持在1亿元水平,老用户留存率高达92%。此外以山海经为题材的全3D次世代回合制RPG移动游戏《山海镜花》、二次元休闲挂机移动游戏《嘣战纪》、自研IP《女神联盟》系列新作《女神联盟2》移动游戏等,横跨轻度和中重度各大品类,充实了游族产品品类布局,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上半年财报看点二:夯实国内市场基础,把握海外市场优势海内外双管齐下多项并举,从游族网络上半年财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这个结论。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数据显示:移动游戏市场仍为国内整体游戏市场增长的主要...
-
...生的亚文化社区、以及游戏环境给大R玩家带来的满足感,都是卡牌收藏价值的一环。而这也促使网游不断弱化卡牌的使用价值,而增强其在收藏价值方面消耗的精力。最典型的就是卡牌的美术设计,以及开箱机制中的皮肤。以主流的卡牌游戏为例,稀有的SSR卡牌不仅在数值上一定会有极大提升,卡牌立绘方面,也“别有用心”的与普通的R卡做出了明确区分,从人物形象设计、细节丰富度方面都要华丽了许多。甚至同一张卡牌每升一阶也要做出立绘上的变化,给人一种“看美术就知道很厉害”的感觉。而皮肤系统则完全与数值剥离,仅具备视觉方面的时装功能。卡牌的“收藏价值”满足了玩家的赌徒心理,这种倾向从页游时代过渡到手游,相当一段时间造成了一个畸形的市场,大R玩家们养活了无数开发商。矛盾的是,游戏生命周期需要依靠大量平民玩家延长,于是这个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内容市场几近崩塌。甚至这或许也是开箱机制在边缘备受争议的重要缘故。此外前几年曾流行过的皮肤还触及...
-
...游戏市场收入高达40%的增长是所有类型游戏都增长的情况下带来的,包括买断制游戏、订阅内容、PC游戏以及移动游戏。其中,美国2018年上半年的游戏主机硬件收入在近七年来表现最好,收入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但美国主流游戏收入依旧是由软件贡献,买断制游戏、DLC、订阅内容,以及PC游戏和手游当中的微交易合计收入同比增长43%,达到169亿美元。而手游是微交易(氪金收入)增长最快的类别。NPD集团还特别提到了新型的货币化(变现)方式,也就是《堡垒之夜》推行的“战斗通行证”(Batle Pass),该模式同样被另一款人气吃鸡游戏《绝地求生》所采用。NPD集团评价,随着“战斗通行证”的应用,游戏收入正在增长。与此同时,NPD集团分析师Mat Piscatella对于2018下半年的美国游戏市场持乐观态度,其主要信心来源是认可第四季度将推出的游戏阵容,并称这些产品将与硬件形成持续配合,让整个2018年美国游戏市场收入增长率达到两位数。
-
...中的渗透率并没有变高;反而是以90后为主的中青年群体,已经成为了手游市场的消费主力。由于这类群体在消费观念较于18岁及以下群体更为成熟,消费能力也更强,更为自主,消费的目标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游戏上,因此这类主流群体,自然是传统行业“觊觎”的对象。又由于以90后为主的中青年群体受到游戏的影响更深,因此做游戏的线下联动,的确能有效地吸引到这类消费群体。不过,抛开行业的市场营销手段不谈,单就制造商机、刺激消费等层面来看,游戏在这两年的确已经成为了传统行业争相抢占的新兴资源。除了上文提到的德克士、全家Family和华润万家,我们也能经常看到金融行业和游戏的跨界合作,如浦发银行的《王者荣耀》职业联赛联名信用卡、交通银行《剑网三》联名信用卡、招商银行网易游戏联名信用卡……而在今年的ChinaJoy,建设银行同样跨界进驻——国内各大银行正在为争抢年轻用户而绞尽脑汁。从商业运作角度,游戏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联动对象,在近几年的登台亮相...
- 12017主流手游类型
- 22017市场上主流手游
- 3主流
- 4主流手游运营方式
- 5主流手游
- 6手游成为主流
- 7非主流手游
- 82019主流手游
- 9主流moba手游
- 102019年主流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