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
-
...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高祖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高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公元604年,隋世祖杨广即位营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世祖;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隋朝彻底灭亡。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
-
...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2]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后,中华民国被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
-
...,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但秦仅二世而亡,其中的历史教训足以警世后人,引以为鉴。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
-
...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3、祠墓遗址不同关羽:关羽墓在中国有三座,一座在河南省洛阳市的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佃庄乡关庄村的关庄村关羽墓,位于湖北省当阳市的关陵和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关羽墓。项羽:五泉庄墓,俗称“霸王坟”,位于曲阜西周鲁国故城东北角之东约100米处,原封土直径约50─60米,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霸王祠位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凤凰山,也称项亭、项王亭、楚庙、项羽庙,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当时就墓葬了项羽的“分裂之余”即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
-
...其囚拘殿内。后被汀乐王刘秘联合其亲信寿寂之所杀。刘义恭(公元413年——公元465年)南朝宋宗宣。武帝子,封江夏王。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虽有权位,但奉行文书而已。二十七年出镇彭城。魏军南下至步(今江苏云合),唯闭城自守,及太子劭杀文帝,他出投武陵王刘骏,拥骏即位(即孝武帝),进位太傅,领大司马。帝死,受遗诏与柳元景辅政。前刻帝狂暴,与元景密谋废之,事败被子杀。唐顺宗即唐代执政党李诵。公元805年--806年在位。舆宗长子。元贞年末,与五叔文等筹划改革政治。正式即位后,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罢免贪酷的京兆尹李实,停\"宫市\",罢盐铁使每月所进羡余,并筹划从宦官手中夺取兵权,遭到宦官的抵制。又以身患风疾,失音不能语,常居宫中,八月,为宦官文珍竺所迫,改元永贞。退位称太上皇,立太子李纯为帝,即唐宪宗。次年病死。唐文宗唐代皇帝,名李昂。公元827--840年在位。穆宗次子,敬宗之弟,长庆元年封江王,宝历二年底,由...
-
...而与之婚,或轻中国,当须要其备礼。”于是,太宗下诏“绝其婚”。因此,新兴公主与真珠可汗的婚事中途夭折。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灭薛延陀,其地尽归回纥所有。(二)与突厥的和亲隋末唐初,东突厥强大,不断南下抢掠。武德五年(622 年),西突厥叶护可汗遣使请婚。武德八年(625 年)复来请婚。唐高祖许之,令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宣谕。叶护可汗大喜,但因东突厥频繁入寇,道路阻隔,未有结果。贞观四年(630 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兵消灭了东突厥,在其辖地设置羁縻府州。而西突厥在叶护可汗死后也出现了分裂。贞观二十年(646 年)六月,西突厥乙毗射遗可汗遣使朝贡、求婚,唐太宗“优抚至甚”但未许婚。(三)与西北吐谷浑的和亲吐谷浑位于甘州之南,洮水之西,“庐帐为室,肉酪为粮”,过著“随逐水草”的畜牧生活,是唐代西北地区比较重要的民族之一。太宗即位之初,吐谷浑王慕容伏允自持强大,曾一度入侵鄯州。太宗征伏允入朝,伏允称疾不至,用为其子尊王求婚的...
-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 ,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秦惠文王与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关系 秦惠文王,是秦始皇的高祖父,也就是秦始皇的爷爷的爷爷。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之后,秦国国君依次为: 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 秦昭襄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 秦孝文王,秦始皇祖父,秦昭襄王之子。 秦庄襄王,秦始皇父亲,秦孝文王之子。 秦始皇
-
...取对齐国的笼络态度,并且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后果,齐王建在位40多年,不帮助五国攻打秦国,侍奉秦国谨慎。直到五国灭亡以后,齐国的统治集团才开始慌了,发兵守卫西界。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命令王姬在灭掉燕国之后率军南下,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不到几天的工夫,就打进了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就灭亡了。秦统一六国后齐怎么恢复的当时齐国的后裔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杀掉狄县县令,自称齐王。这实际上就是恢复了齐国。不过我们知道,最终这个齐国被韩信给灭了。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但最终刘邦又杀掉了韩信,封自己儿子刘肥为齐王。这个齐王,显然已经与六国后代没什么关系了。秦统一六国后齐怎么恢复的统一六国后,齐国就灭亡了,秦末的时候农民起义,齐国贵族又复国,最后被韩信所灭
-
...,李光弼在艰难的平叛战争中得以发挥其军事才干,因而使他成为“中兴名将”。 唐玄宗晚年荒怠朝政,政治日趋腐败,对安禄山叛乱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军事防御,因此,安禄山自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于范阳起兵南下,所过州县,多望风瓦解,势如破竹,只用了三十多天的时间,即迅速攻占了河北、河南大部,东都洛阳也陷于叛军之手。玄宗一面命哥舒翰率十几万大军驻守潼关,阻止叛军西进,另一方面下令朔方、河西、陇右各节度使率兵赶赴京师。经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又加任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等职。至德元载(756)二月,率蕃、汉步骑万余人及太原弓弩手三千人东出井陉,以收复常山郡。 常山郡(治今河北正定)是河北的军事要地,其“地控燕、蓟,路通河、洛”,西有井陉之险,是叛军南北的咽喉之地。李光弼率军进至常山,郡内团练兵(地方部队)立即响应,捆绑叛将安思义出降。李光弼由大西北刚到河北,人地两生,便亲自为他解绑,...
-
...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的这一计谋,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 汉朝新建,忙于安抚国内,无暇顾及塞外。这时,长城北面的匈奴就乘机南下。公元前200年冬,警报雪片似地飞入关中,刘邦统率32万骑兵、步兵亲征。刘邦向北行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时,被匈奴冒顿单于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于白登山(今大同市东面),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个重要路口,截住汉兵的后援。高祖登上山头向四面眺望,只见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骑兵屯驻把守。 当时正值天气严寒,连日雨雪不断。高祖刘邦和将士们都冻得手脚发僵。在被围了3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汉军饥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围到第7天,陈平忽然又生妙计。他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单于的王后)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这次在山下扎营,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于是想到冒顿虽能出奇制胜,可也不免被妇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