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云游戏真的值得倾尽全力吗?
文/毅然
游戏智库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与国内BAT在云计算领域热衷于整体升级建制不同,美国云计算能力排名前列的三家公司——亚马逊、微软、谷歌,正在围绕“云”的另一个角度展开竞争,它就是云游戏。
早在10年前,云游戏概念就已出现,但并未掀起波澜。可从那时起,互联网界就忽明忽暗的探索这一借助“云串流技术”的游戏功能,可要说真正被搬上明面,还是在2018年前后。
又一大佬入局“云游戏”
大佬的公开背书总能成功吸引各方瞩目,在2018年E3展会的前一周,育碧CEO Yves Guillemot就放话:“最多再经历一个世代的主机,所有的游戏都会成为云游戏。”关于此言论,游戏界大佬们对此嘴上并未说些什么,但身体却很诚实。
英伟达的云游戏平台GeForce Now早在几年前就已亮相,可惜雷声大雨点小,许久都未有新消息出现;索尼在2015年收购了云计算游戏公司OnLive,并近期宣布未来准备在PlayStation Now云游戏服务中加入下载后离线游玩功能;即便有强大的Azure云服务的加持,微软还是在2018年1月选择收购了PlayFab增强研发实力;同年10月,谷歌和EA也表达了自身的态度,前者高调宣布进入,后者则是正式推出了名为Project Atlas的云游戏技术。比起以上的布局,任天堂的进展更为迅速,2018年下半年,NS上已经出现了《生化危机7》和《刺客信条奥德赛》的云游戏版本。
除却以上的高调行事者,也有人秉持低调行事的原则,在暗中进行规划。据外媒报道,亚马逊正秘密开发一款云游戏流媒体平台,该平台可以绕开游戏主机的服务,直接和玩家之间进行互动。
登陆亚马逊的官网,就会发现其招聘页面确实存在对“云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一职位的需求。从日期上看,亚马逊最早着手招聘是在2018年9月25日。每一篇招聘稿件的内容均不相同,其中一篇大致意思如下:“在亚马逊,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出色的游戏。亚马逊相信突破性的游戏可以重新定义玩家体验的界限,并改变世界看待数字娱乐的方式。游戏有能力将人们大规模地联系起来,我们相信目前创造的这些体验,将成为未来媒体和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我们寻求世界上最好的开发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这个愿景的架构师。加入我们,您将拥有Twitch、AWS和整个亚马逊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以塑造游戏的未来。”此言语将亚马逊想要成为云游戏统治者的野心展露无遗。
亚马逊并未夸夸其谈,实际上,早在2017年,英国云游戏后端专业厂商GameSparks就被亚马逊收入囊中。GameSparks的技术目前已经部署在亚马逊的AWS服务中——该服务专门针对游戏发行商,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包括游戏技术到服务器、分析、后端服务等等。
尽管亚马逊在语音控制游戏机方面取得了喜人的进展,在VR/AR领域的动作也使其具备了绝对竞争力,可对此事,国外媒体的态度仍是看衰。OnLive前CEO Perlman(史蒂夫帕尔曼)对亚马逊进军云游戏这件事并不看好,他的观点很单纯,即亚马逊不是一家游戏公司,他们无法提供完善的游戏服务,即便占据先机,也无法与正统游戏公司一决高下。
令大家如此付出,云游戏真的配吗?
云游戏听上去很神秘,实则就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
云游戏(Cloud gaming)又可称为游戏点播(gaming on demand),在云游戏场景下,游戏并不在玩家游戏终端,而是在云端服务器中运行,并由云端服务器将游戏场景渲染为视频音频流,通过网络传输给玩家游戏终端。玩家游戏终端无需拥有强大的图形运算与数据处理能力,仅需拥有基本的流媒体播放能力与获取玩家输入指令并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的能力即可。云游戏最优秀的一点就是能够使图形处理与数据运算能力相对有限的轻端设备(thin client)也能运行高品质游戏。
看起来很美好的云游戏能否让玩家买账,游戏的实际销量最有发言权。
目前任天堂在NS平台上线了两款云游戏,分别是《生化危机7》和《刺客信条:奥德赛》,两款游戏并没有在游戏圈掀起太大的波澜,所以网上并未出现相关销量的信息。此前在CAPCOM上半财年会议的问答环节上,CAPCOM就坦诚的表示《生化危机7》云版并没有得到销量上的成功,它的出现主要是出于技术研究目的。
在各大论坛上,关于《生化危机7》云版的帖子寥寥无几,其中多数还是对该游戏的吐槽,槽点几乎围绕网络掉线问题、游戏图像缩水、游戏动作延迟等展开。
由于有过试验,任天堂对云游戏看的更为透彻。在推出《刺客信条:奥德赛》后,任天堂美国部总裁Reggie Fils-Aime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表示“云游戏功能仅限日本这种存在相应的基础设施,有非常高速的无线网络通信能力的国家,虽然美国和世界许多其他地区也都有网络覆盖,但他们的网络质量无法达到串流云游戏的要求”。
即便英伟达在大力布局云游戏,但他们仍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最近的CES的采访环节中,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透露了英伟达的云游戏业务GeForce Now已经有数以万计的并发用户数一事。不过在接下来答复记者的提问时,他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如果你要问云游戏还需要多久才能和PC一样优秀,那么我现在就可以问答你,永远也不会”。
“延迟是主要原因。当你正在享受游戏甚至是竞技游戏时,你一定希望延迟是控制在几毫秒,而不是几百毫秒,很无奈,这是物理法则”。
其实按照体验,GeForce Now以60帧运行某些1080P游戏,延迟可以做到16ms,可对于专业爱好者来说,仍旧不够。黄仁勋强调:“我们相信PC游戏有存在的必要性,相信每个玩家都至少需要一台PC,毕竟PC和手机是社会中年轻人割舍不掉的两种计算设备。”
所以,按照他的思路,GeForce Now其实真正解决的是PC游戏的多场景化问题,即你在家肯定是优先PC玩游戏,外出时可以在手机、平板上借助GeForce Now继续完成进度。可如此来看,云游戏存在的价值便大打折扣了。
对于云游戏,国内厂商仍在观望中
参考任天堂旗下产品出现的问题可知,云游戏目前所要跨过的最主要的障碍就是网络问题。
网上曾有业内人士对于云游戏最适宜发展的地理位置一事进行过预测。多数人都认为东亚是目前最适合云游戏生长并发展的市场,尤其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沿海地区。
原因有三:首先,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其次,移动设备普及率很高,几乎大部分人都拥有智能手机;最后也是最重点的一项,相较于全球其他地区,移动网络相对发达。
2019年可以被称之为是“5G元年”,全球运营商均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5G的商用部署,而中国方面在5G网络上的动作同样频繁,中国三大运营商规划要在2023年实现5G网络全面覆盖,中国的龙头企业也在5G技术和应用上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可以预见,中国此次赶上了5G这班时代快车,此举也为云游戏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土壤。
据《2018年中国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后,未来中国的云计算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6年的514.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66亿元,这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游戏云业务也将迎来市场规模的扩张。
早年间,国内也曾有互联网巨头涉足云游戏领域。2014年,阿里巴巴曾在发布会上宣称将推出“云游戏”平台,首发游戏包括EA的《极品飞车》、Konami的《实况足球2014》、2K的《NBA2K14》、时代华纳互动娱乐的《蝙蝠侠:阿甘之城》等。在当时看来,这游戏阵容堪称豪华,这也是截止目前国内对云游戏最大的一次亮相宣传。可惜碍于当时的技术、市场等原因,这一平台在发布会上仅亮相一次便不了了之。
现阶段,国内为云游戏背书的仍大有人在,如盛大游戏CEO唐彦文就认为游戏行业未来十年或将全面进入云时代。可如文章开头所言,如今国内互联网大厂更重视生活、社区以及便民服务领域的云计算服务,饶有兴趣者如腾讯、网易、华为等目前只是基于自家“云”研发了解决云游戏技术问题的相关工具,对于云游戏本身则普遍持观望态度。
结语:
云游戏是否值得国外互联网厂商们争相入局,从现阶段的角度而言似乎并不值得,毕竟全球多数地区的网速对云游戏并不友好。不过随着5G网络的发展,未来云游戏可能会凭借自身优势在游戏行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届时率先入局者将享受到巨大的红利。除此之外,随着中国5G网络的发展,未来海外厂商可以考虑从云游戏入手来进入中国市场。如此说来,入局云游戏算得上是一次赢在未来的举措。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