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FUBIAO.CN 开服表 - 第一中文开服信息网

网站首页 网页游戏 安卓游戏 IOS游戏 H5游戏

当前位置:开服表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原神萌新攻略什么是充电宝?元素充能有几种方式?看完你就知道了 - 游戏资讯(健康生活网)

来源:互联网作者:开服表整理时间:2023-11-01 19:32

你好,欢迎回到Holdon2099的原神世界。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充电宝,那这篇文章很适合你。但如果你知道,那以下可能会有你还不了解的事情。为什么充电宝角色在原神中非常重要?他们都是做什么的?

角色的多样性是《原神》的重要特色,有些依靠普攻,有的拥有复杂的技能机制。在众多的战斗机制中,充电宝在队伍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否拥有一个或几个给力的充电宝,将会决定你队伍的整体输出能力。以下将会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充电宝”的机制和原理。

一、什么是元素能量

《原神》中的元素能量是专为大招(元素爆发)所设置的,每个角色的大招各不相同,所以对能量的需求也不同,目前最低和最高分别为40和90。元素爆发通常是角色最强力的技能,甚至可以瞬间扭转战局。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所以能否确保大招总能在CD转完前充能完成,是摆在每个新手玩家面前的课题,如果能解决,那恭喜你,你的整体战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想要顺利完成这项工作,玩家们通常都会使用“充电宝”。

二、什么是充电宝?

在《原神》中,被称为充电宝的角色,是指能够产生足够的元素能量,来为自己和队友的大招充能,这对于那些依赖大招的角色来说非常重要。例如,荒泷一斗只能在大招时给武器岩元素附魔,并发挥出毁天灭地的威力。但他无法独自完成给大招充能的任务,所以他的队伍中应该要包括像岩主这类充电宝角色(这只是个例子,暂时不用纠结强度问题)。在谈到充电宝角色时,很多人会提到“元素微粒和元素晶球”,但除了这种充能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充能方式。

三、什么是元素微粒和晶球?

当一些角色释放技能或者击杀敌人后,会产生肉眼可见的“亮点”,并能被场上角色所吸收。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团队都会得到充能。关于这种获取能量的方式,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我们用岩元素微粒举例子。首先说明:一个元素微粒本身拥有2点元素能量,一个元素晶球本身拥有6点元素能量,所以以下所有数值乘以3就是元素晶球的数值。

每个角色所产生的元素微粒和晶球各不相同,比如岩元素角色只会生成岩元素。

在场上的岩元素角色会从每个岩元素微粒中获取3点能量(21.5)。

在场下的岩元素角色会从每个岩元素微粒中获得1.8点能量(20.9)。

在场上的非岩元素角色,只能获得1点能量。(20.5)

在场下的非岩元素角色,只能获得0.8点能量。(20.4)

以上这些数值还得乘以“元素充能效率”,比如:一个场上的岩角色吸收了一个岩元素微粒,那她不仅可以获得3点能量,因为她还拥有200%的充能效率,那她最终就可以获得6点能量,如果她在场下,那就只能获得3.6点能量。

正因为吸收不角色本身相同的元素微粒或晶球,会产生更多的能量,所以玩家在组队时,就应该注意为主C搭配一个相同元素的充电宝,来提升其大招的释放频率。例如,哪个充电宝最适合魈?当然是像砂糖这样的风元素角色啦。而像荒泷一斗这样的岩元素角色,用岩主的充能效果就很好(虽然用的人少)。‘

充电宝的充能原理是:元素微粒或晶球,只有在场上角色吸收后才会提供能量,而吸收是有一定延迟的,所以只需要在充电宝角色释放完技能之后,立刻换上主C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比如,在砂糖释放技能后,立刻派上魈,就能最大效率地吸收所生成的元素微粒了。

四、固定数值的充能

除了会生成大量元素微粒或晶球的充电宝外,原神中有一些充电宝角色能直接为队友增加固定的能量,玩家不必担心他们的元素属性和元素充能效率等问题,因为它是固定值,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温迪,大招效果结束后,会为温迪自己恢复固定的15点元素能量,但如果在大招过程中发生了元素反应(火、冰、雷、水),则同样为队伍中所有对应元素的角色恢复15点元素能量。而雷电将军在大招释放后能在平A时,触发五次固定值的充能效果,数值只和技能等级有关。还有其他的如九条,雷主等,欢迎留言补充。

五、充能武器

最后,武器能显著提高充电宝角色的效率,最常见的就是西风和祭礼系列的武器。

西风系列:副词条是元素充能效率,特效是暴击有60%的几率(满阶100%)产生少量的元素微粒,能为角色恢复6点元素能量。每12秒只会发生一次(满阶6秒)。

祭礼系列::副词条是元素充能效率,特效是一定概率刷新元素战技。

注意,西风武器产生的是元素微粒,而不是直接充能。所以玩家可以通过切换角色来为主C补充大量的元素能量。而且它所产生的元素微粒没有属性,玩家不需要考虑主C的元素类型。而祭礼系列如果能刷新元素战技,那就等于可以生成比原来多一倍的元素微粒。

免责声明:开服表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开服表网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