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FUBIAO.CN 开服表 - 第一中文开服信息网

网站首页 网页游戏 安卓游戏 IOS游戏 H5游戏

当前位置:开服表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海曼:与郎平齐名的世界第一重炮手,却因意外倒在球场上英年早逝 - 历史资讯(健康生活网)

来源:互联网作者:开服表整理时间:2023-11-01 17:24

体育赛事中,女子排球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项目,女将们在赛场上的针锋相对,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视觉盛宴。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排坛有许多健将。

其中,中国的郎平、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三人,被誉为“世界三大扣球手”。

但体育竞技也是一件残酷的事,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花期”只有那几年。

不管在役期间获得多少奖项和荣誉,“花期”一过,便只能将接力棒传给新人。

郎平退役转幕后当了知名的排球教练,路易斯退役后成了国际排联主席。

而与郎平齐名的世界第一重炮手——海曼,却因意外倒在球场上,永远留在了1986年1月24日,留在了她依旧在为自己热爱的排球事业挥洒汗水的这一天。

海曼与排球:因为热爱而热烈

海曼出生在美国洛杉矶市英格尔伍德区的一个黑人家庭,家中共有八个兄弟姐妹,海曼是老四。

她的父亲只是一名铁路员工,且在海曼还未入学时就已经退休,全家都只能靠着父亲的微薄薪水艰难度日。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海曼格外懂事,总是习惯去照顾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

在学校里遇到有人欺负弱小,海曼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主持公道。

虽然家庭条件很差,但是海曼在先天基因的影响下,从小就比别人生得高大,各种体育运动对她来说都不在话下。

因为身高优势,她曾参加学校组织的男子篮球比赛,还对一些男生做出了“盖帽”动作,一时可谓风头无俩。

除了在体育运动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外,海曼的学习成绩也比较优异。

中学毕业时,海曼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休斯顿大学。

家境贫寒的她一边勤工俭学,一边专注学习,还要抽空出来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体育运动,不可谓不艰辛。

当时学校有女子排球队,在参加比赛时若获得名次即可获得奖学金,海曼与其他女孩都因为奖学金为学校排球队贡献了一份力量。

但比赛有输有赢,很多时候都不能获得理想的奖学金。

再加上训练与学习无法兼顾,所以很多队员都陆续退出了校排球队,只有海曼一直坚守。

而海曼与排球的缘分之深,可以追溯到她的初中时代。

十六岁时,海曼被一名区级俱乐部教练发掘,开始接触排球。

她的身高优势再加上她惊人的弹跳力和爆发力,排球似乎成了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运动,海曼几乎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此后,排球便成了她最喜欢、投入最多的体育运动,也成了陪伴她终身的运动。

排球运动

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的训练下,海曼在各种非正式的排球比赛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正式的比赛。

终于,在1972年,海曼所在的区级俱乐部队伍被通知可以参加奥运会预选赛,但最终却因为整体表现不佳被淘汰。

这种私人组建的队伍,如果拉不到投资将无法继续下去。

所以这次比赛对海曼所在队伍来说,既是最后一线生机,也是最后一根稻草,一旦表现失利将会直接解散。

奈何天不随人愿,海曼不得不和她热爱的排球事业暂时告别。

因为海曼所在队伍不过是业余的区级俱乐部人员组建起来的,和其他国家的专业选手根本没法比,海曼她们的失利也是情理之中。

当时的排坛,苏联和日本可谓平分秋色,两国长期占据排球赛事中的冠亚军。

后面又有中国队伍的异军突起,所以美国排协在1974年决定,成立国家队。

听到消息后的海曼果断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海曼最终凭借多年积累的过硬实力和自身优越的外形条件,成为了美国女子排球队的一名正式在役运动员。

由于当时美国在排球运动上实在是缺兵少将,所谓“一花独秀不是春”,就算海曼一个人实力不俗也无法带动整个队伍走向国际,去战胜那些实力煊赫的对手。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心理学博士塞林格出山,担任队伍的主教练。

他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和当时国际上对手们的情况,制定了更高强度和高难度的训练。

海曼的身高一直以来是她的一项优势,但是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海曼的长手长脚反而让她比队友要遭受更多的考验和折磨。

在低姿移动、滚动防守和各种“保护”摔救训练中,海曼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但不管身体受到多少磋磨,海曼始终以高昂的精神去面对每天的训练。

因为这是她热爱的运动,而且她知道,此时的她再也不只是为自己的荣誉而战,而是为整个美国的荣誉而战。

1979年,海曼和她的队伍在泛美运动会上击败了对手,获得了参加1980年莫斯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赛资格。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美国女排放弃了这次参赛资格。

虽然队伍没能去赛场上一展风采,但是海曼却从此开启了她在国际上备受喜爱与推崇的时代。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海曼和她所在的队伍终于在国际女排的赛场上正式亮相。

预赛时,美国女排表现出色,竟然击败了当时已经取得了世界冠军的中国队。

这件事,当即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了两天后的正式比赛上。

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决战”,既是美国和中国的较量,也是早在1981年就已经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扣球手奖的海曼和“铁榔头”郎平两位健将的巅峰对决。

预赛的失利提高了中国队的警惕,也激起了中国队必胜的决心。

在决赛时,中国队调整战略,以更好的姿态去和美国女排对决。

最终,在中国队的猛烈攻势下,美国队最终以0比3的成绩与冠军失之交臂。

由于美国女排长期没能拿到奥运冠军,民众对女排的热情不高,来找女排的代言也少之又少。

海曼能从中取得的薪水太少了,这对于这个从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出身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很不友好。

出于种种现实原因,海曼退出了美国国家队,和好友克罗克特一起加入了日本的大荣女排。

在大荣女排的两年,海曼专心训练,为大荣女排立下了不少战功。

再加上海曼本身在国际上的超高人气,海曼在日本很受欢迎和推崇。

无奈好景不长,海曼在大荣女排不过两年,就不得不再次跟排球事业告别。

1986年1月24日这一天晚上,大荣女排和日立女票在日本岛根县松江市综合体育馆比拼。

教练发现海曼的表现有些反常,便将她叫下场,让她休息调整好后再上场。

海曼被替换下来时,仍没重视自己身体的异样,她以为这只是因为太累了。

但就在海曼全神贯注于赛场上的激烈赛况、并热烈为队友大声加油时,她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这个与“铁榔头”郎平齐名的世界第一重炮手,就因为这次意外倒在球场上,英年早逝。

经医学鉴定,海曼死于“马凡氏综合症”。

这种病的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同时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等。

海曼的长手长脚是她在体育界叱咤风云的绝对优势,没想到,也成了让她和体坛告别的一大诱因。

在营养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海曼还能长得这么高大,这本应该引起重视早做检查的。

但因为家境贫寒,她和家人都没能注意到这个问题,以致海曼在本应该大放异彩的年纪,与排球、与世界告别。

虽然这场比赛,以大荣女排结束了日立女排连续88场不败的记录而结束,但是海曼却再也没有办法和队友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了。

直到今天,大荣女排仍会在每年1月24日为海曼默哀,但大荣女排这么多年来,却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如海曼一般优秀的队员。

二、海曼与郎平:惺惺惜惺惺

1986年1月25日,海曼乍然离世的消息通过收音机传到了郎平的耳朵里。

郎平听到这个噩耗时简直不肯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她印象中,海曼是一个如此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怎么会突然去世了呢?

但是报纸上的白纸黑字又提醒着她这一惨痛的事实:这个与她齐名的世界第一重炮手,就这样陨落了。

海曼与郎平的情谊跨越了人种、跨越了国别,也跨越了时间。

海曼去世后,郎平写下了《怀念我的好朋友——海曼》一文。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篇悼念文却依然能让人看到当年那个生动热烈的海曼,以及二人之间格外真挚的惺惺相惜。

海曼与郎平二人此前一直出现在彼此的耳际,但直到1980年中国女排访美,二人才真正见面。

当时,海曼跟着接应人员一起去机场接中国女排的队员们。

她一看到郎平,便忍不住上前跟郎平打招呼,接着竟然比起了身高。

据郎平回忆称,当时她穿了高跟鞋,又故意挺胸抬头,所以看起来与身高高达1米96的海曼相差无几,其实郎平整整差了海曼12公分。

别看海曼人高马大,在比赛中照样灵活,再加上海曼的技术十分全面,所以郎平格外钦佩自己的这个“劲敌”。

1981年世界杯赛,郎平所在的中国队击败了对手,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获得了世界杯赛的冠军。

海曼所在的美国队却只获得了第四名,海曼没有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中,反而友好地向郎平她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而海曼本人却因为出色的个人实力,获得了全场的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扣球手奖,郎平也热情地向她表示了祝贺。

其实,二人的关系并不像外界揣测的那么针锋相对,而是非常友好和谐。

1982年,郎平再次跟随中国女排访美,这是她和海曼的第三次相遇。

二人私下相处的机会并不多,但可能是因为都热爱着排球这项运动,所以二人总是一见如故。

那次郎平得知海曼在休斯顿大学的数学系就读,平时训练任务繁重,海曼还要兼顾学业,常常只能靠自己补习,非常辛苦。

同年十一月,郎平在秘鲁参加世界锦标赛时看到了美国队的训练方式。

她看到海曼的一个队友把毛巾连接成一条长长的带子,捆在海曼的腰上,同时还在后面用力拉,海曼每次起跳都如同负重,得用很大的力气。

这其实就是教练塞林格为海曼定制的训练方式,正是在这种魔鬼训练下,海曼练就了她一锤定音的能力,也才有了举世闻名的“第一重炮手”。

在这次比赛的分组赛时,海曼所在的美国队击败了郎平所在的中国队。

海曼再次见到郎平是赛后的第一天,轻轻拍着郎平的肩膀给她打气,叫她不要气馁,胜败是比赛中的常事。

海曼还说,相信中国队在后面的比赛中一定会表现得很好。

借海曼吉言,中国队最终取得了冠军,但海曼所在的美国队,却因为败给了秘鲁队止步于第三。

1983年,香港主办了超级女排大赛,郎平和海曼得以再次见面。

这时海曼已经28岁,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郎平问到了她的婚姻大事。

出人意料的是,海曼说她还没有男朋友。

这么优秀的海曼相信肯定不少追求者,怎么会没有男朋友呢?

或许是感应到了郎平的疑惑,海曼解释说不是没有男朋友,只是没有适合结婚的男朋友,她打算等到自己不打球了以后再做选择。

海曼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结婚对于当时经济并不宽裕的她来说,无疑是增加负担。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队败给中国队,再次与冠军无缘。

奥运会结束后,海曼找到郎平,很高兴地跟郎平说虽然美国队惜败了,但是两队都打出了很高的水平,这是绝无仅有的。

由此可见,海曼对排球这项运动本身的热爱已经超越了一切名利,这是很可贵的。

但海曼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得不到冠军就拉不到投资,美国女排的生存环境将极为困难。再加上海曼的家庭情况,她不得已转投待遇更高的日本大荣女排。

1984年底,超级女排赛再次在香港举行。

郎平与海曼又有了见面的机会,但没人能想到,这次再见竟然就是永别。

当时那个高兴地蒙住郎平的眼睛恶作剧的海曼,那个真诚的让郎平结婚一定要告诉她的海曼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海曼的去世,不仅是郎平失去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好友,也是世界排坛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海曼去世距今已整整36年,如今女排界里,都还能听到“谁谁谁有当年海曼的影子”的比喻,但却再没能出现一个像海曼一样爱排球胜过爱生命的运动员。

“世界第一重炮手”海曼虽然去世多年,但相信她的精神会一直感染世人,与世长存。

免责声明:开服表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开服表网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