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FUBIAO.CN 开服表 - 第一中文开服信息网

网站首页 网页游戏 安卓游戏 IOS游戏 H5游戏

当前位置:开服表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列宁为何要建立克格勃? - 历史资讯(健康生活网)

来源:互联网作者:开服表整理时间:2023-11-01 17:17

克格勃一个鼎鼎大名的前苏联谍报组织,苏联时期他的名号在全球可谓是闻风丧胆。克格勃一出手轻则安插间谍,盗取机密,重则暗杀国家领导人,甚至颠覆一个国家政权。在苏联的传奇历史上,克格勃扮演的角色一直都不可或缺。克格勃的诞生是在1917年,其实比苏联建国还要早五年。他最初的机构名称叫“全俄肃反委员会”,音译过来的简称叫“契卡”。从克格勃诞生开始,就已经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机构了。它就像是中国明朝的锦衣卫,暗中搜集反动证据,并且有生杀大权。

从1917年“契卡”诞生到1921年苏联建国前夕,“契卡”处决的人超过25万人。可以说冷血残酷至极。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冷血的机构,最初指示要建立的人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领导人列宁。为什么列宁要建立这样一个特务机构呢?这背后是一段复杂难言的革命史。

1917年10月革命之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代表的俄国临时政府并立,国内乱作一团到处都是敌人,不仅如此,还不乏一些来者不善的外国势力。这些势力主要来自美、英、法、日等国家,甚至作为沙俄同盟国伙伴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也趁机占领了克里米亚和南高加索。这些外国干涉军都欲置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于死地。而在国内,由于新政权的性质是推翻所有的剥削阶级,所以招致了大量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

按照文献的记述,所有的投机分子、地主、旧军官、旧官僚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是无产阶级的死敌。除了上述社会民众的反对,国内的保皇派、立宪派以及国家分裂势力等武装力量对苏俄的威胁尤其巨大。这三股势力在历史上被称为白卫军,白卫军的三支武装力量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形成绞杀之势,与国外干涉军一道,易于扼杀年轻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同时遭到这么多势力的围攻。对于一个立足未稳的新政权可谓压力山大。稍有动摇很容易自乱阵脚全面溃败。

然而,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苏维埃自己的军事力量却显得异常单薄,甚至没有正规的军事力量。只有各个城市临时组建起来的民兵和赤卫队,这些武装最大的弱点在于纪律松散,素质低下。因为士兵中间夹杂着很多地痞流氓,甚至混入相当一部分机会主义分子,或对旧政权的支持者,内部的混乱这样的问题对于新政权来说是不可小觑的。从新政权的军队,也就是红军的建立初期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新建立的红军战斗力很差,经常导致溃败和哗变。

由于人数众多,军队领导人托洛茨基不得不采取“十抽一杀”的极端策略,以此来维持军纪,也就是从溃败的士兵中每十个抽出一个来枪决,以此威慑士兵。而军队中的军官也有问题,因为平民组成的军队文化素质太低。一些地方指挥官对战争一窍不通,甚至连作战地图看不懂。所以列宁也不得不妥协,征召补充一些旧军官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为了保证这些旧军官的忠诚,托洛斯基首创了政委这一职位,就是为了保障军官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

然而,即便建立了这样的制度,由于大量沙俄时期的行政人员被补充进了红军内部所导致的问题依旧巨大。在苏俄内战中,一些素质低劣的红军队伍时常蹂躏平民村庄,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严重威胁苏维埃政权的稳定。另外,在苏维埃控制的区域内,大量黑帮、流氓、娼妓等社会闲杂人群也造成了社会的混乱,是新政权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以上种种,列宁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定领导者,列宁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成功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

十月革命并不是第一次社会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就曾经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最后却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列宁对此做过深刻的研究,他最后总结,巴黎人民公社失败就是巴黎人民公社的起义者态度不够坚决,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妥协和和解上,使用暴力太少,没有用暴力镇压反革命者,结果埋葬了自己。所以,针对苏维埃面临的困境以及失败教训,列宁认为必须以铁血和暴力来对付那些试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势力,而不能抱有丝毫的慈悲和怜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痛斥那些幼稚的温和派和慈善家。鲜明的指出必须使用暴力手段来保卫政权。

哪怕这一时期不能被普通人所接受,哪怕这看起来让人感到血腥和不那么光明磊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肃反委员会”也就是“契卡”诞生了。契卡的建立还与另一位革命元勋直接相关,他就是契卡的第一任领袖捷尔任斯基,捷尔任斯基是一位十分传奇的人物。他出身一个小地主家庭,从中学开始就自动退学,走上一生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前他一共六次被捕入狱。基本每次都是从事革命活动被抓,判处他流放,途中他趁机逃跑回来继续革命。革命过程中又被捕,然后又被流放,流放又找到机会回来革命,革命接着被捕,然后接着找机会逃跑。这样坚定不移的精神是列宁艰难的革命道路最需要的。十月革命之后,作为列宁的亲密战友,捷尔任斯基清晰地认识到革命的复杂和困难,他首先表达了观点,我们不需要革命的公道,要的是面对面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所以请求成立一个革命清算的机构,于是便有了捷尔任斯基的那句名言,我们代表的就是自我组织的恐怖主义。这话要先说清楚,这种坦白果决的铁血革命方式,与列宁加强暴力镇压反革命的想法不谋而合。

1917年12月20日,十月革命刚刚结束。在列宁的指示下,“契卡”正式建立。捷尔任斯基任第一任主席。在列宁和最高苏维埃的授权下,捷尔任斯基领导的“契卡”拥有极大的权力。不隶属于任何政府职能部门,有权抓捕任何身份危害苏维埃的反动分子,并且可以不通过审判而直接处决。“契卡”成立之初,捷尔任斯基就表达了“契卡”的意义,那就是实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灭阶级敌人,消灭他们的联盟,消灭他们的肉体和精神。

在这样的指示下,“契卡”不仅镇压反革命的组织联盟,也打击投机倒把、小偷小摸和消极怠工的人。从后来的效果来看,捷尔任斯基领导的“契卡”确实镇压了多起武装叛乱,也扫除了黑帮、流氓、娼妓等社会不稳定因素,为苏联建国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这样极端的机构手上沾染的血腥不少,“契卡”的性质和职能使他几乎不受任何约束。他的侦查对象上至国家高层,下到工厂、乡村,无论民间还是军队,都遍布着他的触角,都是他的工作范围。只要被契卡盯上的人很少能够逃出活命。一名作家曾描述“契卡”的工作模式,被“契卡”抓获的人有两种选择。

一是拒不承认对他的指控,那么他将遭到殴打刑讯甚至被打残打死。然后他的家人也可能因为同谋而一起遭到杀戮。第二种就是按照“契卡”希望交代的内容全部招供画押,这样仍然不能避免被处决的结果,但却可以使家人不受连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遭到“契卡”逮捕的苏维埃领袖布哈林被指控刺杀列宁是外国间谍,但这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却迅速承认了这些罪名。除了免遭刑讯逼供之外,还为了保护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他在被处决之前感叹,这个万能的机构能把任何一个布尔什维克碾成粉末,变成叛徒和间谍。

1918年8月,列宁在一次工厂演说后遇刺险些罹难,随后逮捕了一名叫卡普兰的凶手,是一名视力极差的中年妇女,她被从现场带回到“契卡”总部接受讯问。卡普兰承认是自己开的枪,但拒绝回答枪是从哪里弄到的,只表示自己反对苏维埃政权仇恨新政府,一般的反动言行都会被逮捕处决,何况是刺杀列宁。三天后卡普兰就在离审讯室不远处被“契卡”枪毙。

多年后,人们对卡普兰是否是真正的凶手仍存有怀疑,原因之一是他的视力极弱。列宁中枪后,周围的人群都跑散了,他兀自一人站在路边未动,在昏暗的夜色里,他是如何瞄准和射击的呢?二是他不该那么快被枪毙,至少应该弄清楚谁是幕后指使。“契卡”要么太冲动,要么另有隐情。这次暗杀后,“契卡”的活动更加频繁,为了震慑敌对势力,在捷尔任斯基的指挥下,“契卡”四处出击,抓捕了大量的可疑人员,这些嫌疑人几乎全部都被处决。

在彼得格勒契卡抓了1000个反动分子,其中500人被立即枪决,另外500人被扣为人质。随后,“契卡”在《红色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白色恐怖的回答”的文章,集中用严厉的句子向反革命分子警示。若是我们的领袖掉落了一根头发,我们会立即处死这500名人质。如此暴力的行为毫不掩饰,不折不扣地实践了用红色恐怖对付白色恐怖的“契卡”信条,在苏联流传着一个冷笑话,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夜里有一群“契卡”围住你家大门,用力拍打并呼喊伊万你被捕了,快开门,你打开门,然后镇静地对他们说,伊万住在隔壁。

据估计,从1917年到1921年的4年间,曾有约25万人死在“契卡”的手里。“契卡”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1921年,苏俄内战基本结束,苏维埃政权已经稳固。捷尔任斯基签发命令“契卡”的活动应该发生变化。原先从严处理小偷小摸的人应该送往监狱,逐渐被感化而不是消灭,那些政治犯也不立即枪毙。所有抓捕的人除了公开从事暴力的人,都应该从宽处理。到1922年,苏联建国后,捷尔任斯基削减掉一半的“契卡”人员,国内特务弥漫的恐怖氛围终于开始消散。事实上一直以恐怖冷血面孔领导“契卡”的捷尔任斯基并不是真正的残暴和冷酷。

按照一名英国记者的描述,捷尔任斯基外貌清瘦,个子高挑,衣着非常朴素。他对人彬彬有礼,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深陷的眼睛闪烁着狂热信仰的冰冷目光。看文献记载,一名老兵负责给捷尔任斯基在食堂打饭。当他见到稍微好一些的饭菜,会立即以怀疑的目光打量打饭的老兵,询问别人是否与他吃的一样,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才会把碗端过去。

捷尔任斯基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他的同事们说,他的生活只需要三样东西,面包、水和工作。他身上有一种类似清教徒一样的奉献精神,这样赤诚的革命者一直在苏联内部有着崇高的地位。连斯大林在做一些重要事情之前,都十分忌惮这个和列宁地位相当的人物。“契卡”后来发展成克格勃,这位创始人在克格勃内也一直都是圣人一般的存在。甚至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府也不得不承认捷尔任斯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2004年,俄罗斯政府重新树立捷尔任斯基的雕像。并且保留了苏联官方的评价。当苏维埃大帝化为灰烬,但无产阶级被血腥包围,是他站出来燃烧一生去为革命奋斗,从而赢得人们的尊敬。1926年7月26日,捷尔任斯基累死在任上。令人感慨的是,死前三小时他还在会议上做出指示,内容直指搞个人崇拜的斯大林。若他还能活一年半载,苏联的历史或许会被重写。

免责声明:开服表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开服表网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