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FUBIAO.CN 开服表 - 第一中文开服信息网

网站首页 网页游戏 安卓游戏 IOS游戏 H5游戏

当前位置:开服表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21岁大厂实习生跳楼身亡,一封遗书揭开了生活的真相…… - 美食资讯(健康生活网)

来源:互联网作者:开服表整理时间:2023-11-01 17:08

去年,一则“某大厂21岁实习生跳楼身亡”的新闻震荡了朋友圈,一封反常的遗书火了,将一颗本该鲜活、却空洞无比的少年的内心,展现在我们面前——

女孩在遗书中透露,自己从高中开始就对一切失去了兴趣。

学习、游戏、理想、事业,都无法激起内心的波澜,即使想到死后家人抱着自己的尸体痛哭,也无法感到悲伤。

即使有美满的家庭、快乐的实习经历、值得惦念的朋友,这些幸福与牵绊依然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虚。

“人才21岁,仿佛心就已经死掉了。”她说。

令人难过的是,身边不少人都曾和女孩一样“感受不到活着的感觉”,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逐渐麻木随波逐流,或者痛苦沉溺难以自洽。

如何在这个貌似什么都不缺的世界,弥补极度缺失的意义感,成了每个人都需要研习的课题。

所以,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讲一讲,该怎样走出无意义感,拥抱“活着的感觉”。

“24岁,我去寺庙上班”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很有意思的采访,受访者名叫慌慌,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某头部大厂前内容策划。

慌慌的学历和工作足以秒杀99%的同龄人,按照原本的规划,她应当在现有的“坦途”上继续平稳前行。

可光鲜背后,是难以言说的“无意义感”,她蜷缩在花1/3工资租来的小单间里,低着头接受采访。

慌慌这样描述外人眼里完美的工作——

“收别人的钱,听别人的差遣,干别人的活儿,我有想要坚持的东西,但是客户并不认可,他们无法给出明确的要求。整个过程就是不停地修改,我觉得这是非常没有意义的。”

加速运转的社会机器很难容忍一枚有自己节奏的齿轮,在经历5个月的毒打之后,慌慌决定不再内耗,干脆利落地裸辞了。

辞职后,慌慌被一则寺庙招聘简章吸引:

试用期三个月、提供免费素食、安排入职体检。应聘条件要求本科以上文凭(哲学、中文或者宗教学专业优先)……

寺庙生活足够清净缓慢,能让慌慌有足够的时间寻求心中的答案,这一次她再也不想满足任何人的期待。

获得offer以后,慌慌果断退掉了上海的房子,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其实,慌慌的心理历程并不算特殊,很多人尽管优秀,却并不享受当下拥有的一切。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在他的调查研究中发现,30.4%的北大学生厌恶学习,40%的人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

于是,针对这种“价值感缺失导致的精神障碍”的心理状态,他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

咨询师们发现,近几年的来访者中,出现越来越多非典型患者——他们没有糟糕的原生家庭、痛苦的创伤经历,甚至是世俗层面的“人生赢家”,却依然感到抑郁或者绝望。

他们有着类似的疑问和感受:

我到底是谁,我的自我在哪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去的几十年好像都在为别人而活。

一些人确实活着,却已然没有了生命:“有些人就是生命本身,而有些人,只是寄居在自己的躯壳里。”

徐教授在访谈中表示,“空心病”是这个时代的特有病症,我们受害于一种强烈的社会价值观,即人生的目的只是追求金钱、地位,学习和工作只不过是追求这一目的的手段。

而我们本该有更高的追求,比如纯粹的求知欲、探索的乐趣、助人的快感。

不禁联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人公的叩问——

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难道就是糟蹋自己吗?

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

书中男主查尔斯对常年累月的“幸福”生活感到厌倦,毅然决定离开“温室”寻找初心,将作画当作“溺水人的挣扎”,并最终在太平洋的一座孤岛上,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只可惜,如今的功绩社会里,人人都想拾捡六便士。

功利主义教育中孩子的本性被残忍忽略,在“上了大学就好”、“工作了就好”、“结婚了就好”......的熏陶下,我们像拧紧发条的赶路人,在那条既定的道路上埋头苦行,社会时钟滴答作响,催促着人们追赶下一个“deadline"。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

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

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一位被访者这样告诉徐凯文。

在迷雾中探寻自我

与空心病对应的,是模糊的自我认知,或者说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探寻自我。无意识地加入内卷,像一枚不断自我抽打的陀螺,不敢停止、不敢掉队。

同样毕业于北大的李雪晴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最怕被问到“你有什么人生规划”,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在捡垃圾袋,闷头走一路捡一路,未必能如愿到达金字塔尖,但肯定能得到一个塑料袋。

空心病更容易出现在优秀的孩子身上,并非偶然。他们的感知当然比一般人更敏锐,更能察觉到最前端的变动,与此同时他们却更难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

有咨询师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10岁的女孩来到咨询室,说自己想自杀。

小姑娘成绩不好,但是很有绘画天赋,父亲原本答应送她去国外读艺术,她也一直在为此做准备。可填报志愿时父母临时变卦,希望她读好找工作的医药专业,并给她报好了补习班,小姑娘接受不了,一心求死。

女孩的遭遇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和子女间的拉扯,是“应然”和“实然”间难以跨越的鸿沟——我们本该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天赋与特长,实际却被推上最赚钱、稳妥的那条路。

父母将自己的焦虑和空虚投射到孩子身上,在对孩子的“引领”中获取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也剥夺了孩子主导自己生命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自我被压抑到极点,精神世界被暴力摧毁,内心空洞麻木。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假性自体”的概念,来形容这种提线木偶式的,无法识别与尊重自身感受和需求的状况。

假性自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母婴关系时期,养育者选择性忽略婴儿的感受和需求,而是以自己的需求为主来养育孩子——

孩子饿到哭泣,偏要等到有空才来喂奶;

强行把尿,不尿就不松手......

久而久之,婴儿发现只有满足母亲的需求才能获得喜爱,便习惯性隐藏真实的感受,并把这种应对方式延续到其他人际关系中。因为不是出于自驱力而做某事,就会觉得什么都没劲,对生活提不起兴趣。

“破碎”后,拥抱活着的感觉

一位朋友分享,自己曾是个‘永远无法考第二的人’——

从上小学到中学毕业加起来就只考过几次第二名,这种“光荣”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焦虑和价值感的消解,是在父母和社会的“期待视野”中的畏首畏尾,以及无法接受失败和对未来的恐惧。

刚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陷入心理问题,一度无法跟上大学课程,连续两年倒数(100/120)。大三自暴自弃,只凭爱好和心情上课,不喜欢的课就全翘了,选择做一个“差学生”,反而有7门拿了前三。

“昔日的县文科状元在大三破罐子破摔后,才开始慢慢长大,过去的二十年不过是名利的海市蜃楼,如梦幻泡影。”

我们的教育缺少包容、多元的评价体系,缺少一些快乐和真正的“成长”,在成年后经历破碎重组般的自救,才体会到活着的感觉。

徐凯文教授说,空心引发的抑郁症状很难靠药物治愈,需要借助思维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帮助自己。

关于如何冲破温水般的现状,重拾生活的意义感,我们搜集了一些网友们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1)专注“现实中的小我”

曾被空心症困扰的网友@本妮分享:

我们应当少通过互联网虚拟地过别人的生活,“没有精神内核的娱乐,即便一时热闹,终归流于空虚”。

多做些实在的事情,比如收拾一下自己的小窝,做做家务,写点东西。

试着记录生活,不论看起来多么不值一提——再平凡也是自己,再精彩也是别人,记录会让人生在回望的时候找到很多细节。

小tip:

周国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两个“我”,即精神上的“大我”,以及现实中的“小我”。用“精神上的大我”看待世界是一种长远的时间思维,可着眼于未来与过去难免无力,这时候需要我们将目光收束回来,专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遵从内心喜好

住在乡下的圆子说:

搬到乡下第六年了,乡村生活、与自然的亲近给了我极大的抚慰,就这样一年年地住了下来。

看年复一年的四季变化,不是突然觉得花开了天热了,乡村的四季有很多从未注意过的细节。

看农夫按照亘古不变的农时在耕种,这些细小的、具体的事,反而让我感受到生活之乐趣和意义。

Pexels

小tip:

徐凯文教授说,我们处在一个“买椟还珠”的时代,为了及时的虚荣和快乐牺牲掉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挣钱上,几乎没有人希望内卷,却又前赴后继地挤上那条最拥挤的道路,因为一个预设的“美好未来”,甘愿牺牲掉当下的生活。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空心时代,实在不缺“精致的利己主义”,诚实地对待内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避免成为单向度的、功利主义的人,才能活出更多可能。

3)寻找人生的节奏

@HelloJ分享:

做饭,种植,阅读,学习,租房的日子,即使不能大动干戈装饰房间,也会保持整洁,饲养绿植。

日常生活需要有节奏感,看似微小的事情反而要认真、一丝不苟地完成,创建属于自己的节奏,才不会空虚。

小Tip:

生活有它的节奏,人生也一样,一味听从“该恋爱了、该结婚了、该生孩子”的社会时钟,只能让你过上“被平均的生活”。每个人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做不同的自愿的尝试,无论结果好坏,都将帮助你更了解自己。

写在最后:

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每天将巨石推到山顶,眼看它在傍晚时分回落山脚,再日复一日将滚石重新推上山顶,这便是极为现实的人生隐喻——

我们不断设立目标,考学、求职、恋爱、结婚、生子......人生的巨石被慢慢推送至山顶,,目标达到后,滚石随之滚落,紧接着又是下一段一模一样的旅程。

在那本书的末尾,加缪给出了“我们应当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的结论,他认为,我们应当积极地将此时此刻过得更好,在重复的无意义中创造自我意义来对抗人生的虚无。

因为这样,即使在认清了“生活本无意义”的真相后,依然还可以昂扬地活着。

免责声明:开服表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开服表网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