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分裂成15个国家,哪个国家发展得最好? - 社会资讯(健康生活网)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最后一次电视讲话之中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随后,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旗落地,标志着存在了整整69年的苏联,正式宣告解体。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演讲照
苏联解体之后,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各自走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如今,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在这十五个国家之中,哪个国家离开苏联的庇佑之后,发展得最好呢?
斯拉夫阵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俄罗斯,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初始成员国之一,它依靠着最大的占地面积与资源占比成为了苏联解体后的首位继承人,一手掌握着苏联留下的庞大核武库以及常规军事力量,还有国际地位和海外财产。其资源丰厚程度足足占去整个苏联资源的80%,可谓是苏联最根正面红的继承国。
苏联时期的红场阅兵
按理来说,这一手好牌开局,后续发展应当顺风顺水。但是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有些尴尬。作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对于西欧国家来说,俄罗斯是典型的东方国家。但是在东亚国家眼里,俄罗斯又是典型的西方国家。所以,这就使得俄罗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得不到完全的认同。
苏联解体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都争相拉拢俄罗斯,并希望以此来表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俄罗斯与美国存在利益冲突,再加之美国背后的西欧集团并不认可俄罗斯,所以美俄两国反目成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更是千方百计地对俄罗斯进行孤立打压和制裁威胁。
在这样的境遇下,俄罗斯虽然拥有强大的军工业实力和资源总量,但其经济发展状况却始终低迷,人均GDP实在算不上亮眼。不过,即便如此,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然不容忽视,它仍然稳稳当当地坐着联合国五常之一的席位,并且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罗斯军队
至于乌克兰,它继承的苏联遗产虽远不如俄罗斯那么多,但也仅次于俄罗斯,可谓“处处是宝”。作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乌克兰的大部分国土都属于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区,这里还占有全世界25%的肥沃黑土地,气候温和适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乌克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粮仓”。
乌克兰有着“欧洲粮仓”之称
不仅如此,乌克兰还是苏联发展最早、最主要的工业区之一,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都很完善,发展后劲十分充足。但是乌克兰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本身不善经营,又被美国西欧忽悠“自废武功”,不但将雄厚的军事工业基础白白浪费,就连曾经的“欧洲粮仓”到现在都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了蒙受利用的“欧洲子宫”。
乌克兰军队
同时,乌克兰的立场也是极其不坚定,作为与俄罗斯同根生的兄弟,它却始终眼巴巴地抱着美国和欧洲的大腿,期望能加入北约。可是,一旦乌克兰真的加入北约,就会使得俄罗斯无险可守,陷入极其被动的态势。
所以,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矛盾也十分激烈,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自然是乐见其成,渔翁得利了。
白俄罗斯军队
剩下的白俄罗斯,由于美欧的暗中搅局,其国内政治矛盾摩擦不断,经济发展也一度陷入停滞。好在白俄罗斯醒悟过来,及时与俄罗斯报团取暖,加强互补,经济才逐渐好转。不过就总体实力来讲,白俄罗斯的发展也同样受制于人,难以为继。
五个“斯坦”
处于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他们面积广袤、人口稀薄,但是好在其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还能以卖矿为生勉强维持收入。
哈萨克斯坦军队
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和限制,这五个斯坦国除了矿产资源的优势以外就毫无建树,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在国际上基本也没什么存在感,随大流走就完事了。
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这三个国家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是彼此矛盾深重,光是互相掐架就已经让他们精疲力尽,所以更别谈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了,能有个安稳的政治环境都是奢求。
格鲁吉亚风光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主要指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国家,他们皆位于波罗的海东北部。虽然从地理位置严格来讲,他们都地处东欧,都由于距离北欧诸国比较接近,所以,这三个国家也多多少少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受到北欧的影响。
拉脱维亚风光
更何况,这三个国家曾经都是被强行纳入苏联的范畴,所以一直对苏联没什么认同感,与苏联更是离心离德。在苏联解体之时,这三个国家也是最先宣布独立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十分狭小,人口规模也少之又少。其中,立陶宛只有不到300万人,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更是不足200万人。这样的体量和规模也就使得他们完全不会被美欧等国视为威胁忌惮,所以也就能谋得一个十分和平的政治环境,得以平稳经营出一方世外桃源,发展得顺风顺水。
演习中的爱沙尼亚士兵
其中,以爱沙尼亚的发展状况最为鼎盛。加入苏联之初,爱沙尼亚就被安排在了工业生产的高端位置,为其后续科技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再加之爱沙尼亚紧靠波罗的海,地理位置优越,极其适合贸易商业活动,所以一直都比较富裕。
早在苏联时期,爱沙尼亚的人均GDP就位列榜首。但此时的爱沙尼亚却要分出一些钱去照顾苏联其它地方,所以其经济优势并不算明显。而在苏联解体之后,爱沙尼亚就彻底“自由”了,他们第一时间利用苏联的遗产和西方国家的援助支持,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大力投资,并进行了私有化的市场改革。
爱沙尼亚民众
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加上各项改革举措,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资。同时,人口教育程度和素质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也使得爱沙尼亚成功将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一步步升级为高科技产业,足以可见其战略的先进性。
截止2003年,爱沙尼亚累计吸引外资近80亿美元,而此时的爱沙尼亚总人口还不到140万,相当于人均被投资了5700美元,极大提高了其经济活力。
2004年,爱沙尼亚加入欧盟后,更是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其贸易的多元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爱沙尼亚还凭借着强大的科技与大量高端人才在欧洲屹立不倒,繁荣程度一路步步攀升。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爱沙尼亚还十分重视对于环境的治理。现在的爱沙尼亚,不仅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高的国家,还凭借着优渥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世界上屈指一数的疗养圣地和“洗肺圣地”。
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爱沙尼亚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两万美元,由此跻身高收入国家俱乐部,更是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认其是发达国家的一员。所以,综合来讲,爱沙尼亚是苏联分裂后的十五个国家之中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国家。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