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只活在元宇宙里 - 科技资讯(健康生活网)
"姚言货重"的第141篇原创文章
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并帮忙点击文末的“赞”和“在看”!
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表示,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我笑了。懒汉,让我想起在陕西农村,常年蹲在村口大槐树下,抽烟闲篇的中老年男人。中国上下五千年,掉进过这个陷阱?要说养懒汉,也仅限于皇亲贵胄、八旗子弟吧?
这个公众号不聊政治,就此打住。
大家在课堂上都学过,科技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科技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总不能只靠牛顿、爱因斯坦这几个天才,就把人类社会推动到了现在吧?
实际上,科技进步的动力还真是养懒汉。因为懒得肩挑背扛,就发明汽车,因为懒得纺线,就发明织布机,因为…就发明…,能举出无穷无尽的例子。
直到现在,发明了人工智能,终于连脑子都不用动了,人人都变成懒汉,什么也不做,戴上VR眼镜,活在元宇宙里就行。
这不就是一部人类发展史吗?懒成了第一发展动力。
当然,话也不能说的那么绝对。
科技分为科学和技术,科学是研究这个世界是什么,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技术是研究我们怎么做,改变世界满足人的需要。科学的动力是好奇心,而技术则是解决实际问题。
1953年爱因斯坦在给斯韦泽的回信中说,古代中国技术领先世界,但并没有产生科学。李约瑟的《中国科技通史》梳理了中国古代的各项科技成就,但也提出了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近代没有出现科技革命?
2022年5月出版的《爱因斯坦游记》里,收录了爱因斯坦1922年11月访问上海时日记,他游览了南京路,吃了“一品香”,逛了城隍庙和豫园,就在当天,他收到了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通知。
爱因斯坦在日记中,对于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描述,居高临下、态度傲慢、用词粗鄙,甚至连《卫报》都说他的种族歧视令人震惊,很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歧视中国。
但实际上,爱因斯坦关于中国近代没有产生科学有自己的逻辑,他认为,产生科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体系,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通过实验找到因果关系的方法,而中国没有这些。
纵观人类科技史,科学的出现是偶然,中国没有科学,美洲、非洲、大洋洲也都没有。中国人的生存压力一直很大,研究的东西就是实用技术,无法马上产生价值的科学就不受追捧了。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科技先盛后衰的原因是:汉朝以下的“独尊儒术”与隋唐以下的“科举取士”结合,使中国古代几乎所有读书人“一辈子皓首穷经,再也无暇钻研天下其他学问”。
有人会问,中国近代没有开创性的科技突破,那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GDP马上追上美国了。你就想想,无人区一天走不了几公里,小朋友1个小时就能登上香山。创新是试错,当然比模仿慢。
其实现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很久没有新增长点了,冶炼、内燃机甚至电动机都还是一百年前的技术。9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现在也接近天花板,无论芯片、网络还是通信技术,想要再突破很难很难。
由于没有基础科学的突破,液晶、计算机、手机、平板这些应用技术行业,集中速度越来越快,行业红利时间越来越短。以前汽车工业有50年红利期,电脑有30年,然后手机也就20年,越来越短了…
谁也没想到,手机行业这么快就过了巅峰期,还记得前几年各种搞评测,小米、华为等还在往死里掐,现在掐不动了,因为大家都差不多,换机需求越来越低,整个行业已经见顶。吉利上周收购了魅族,标志着行业要让位汽车行业了。
经济要发展,科技必须突破,还要兼顾生态环境。美欧找出来个“碳减排”的大方向,虽然从政治上来讲,对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落后国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但确实是科技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经济发展就是个内卷和扩张不断循环或并行的过程,现在不是像二战前那样,可以名目仗胆扩张的时代(别扯大毛子,那是特例),大多数国家只能内卷,连美国都开始政治两极化、极端化。
扩张是刻在西方人基因里的,你看那些亿万富豪,马斯克、贝索斯、维珍航空老板都在推动星际移民,除了看热闹,仔细想想,星际旅行能烧石油吗?火星上有天然气吗?
所以地球上就开始减碳,不用化石能源,用太阳能,宇宙里的恒星比地上的沙子还多,光伏哪儿都能用。摆脱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就真正能变成多星球物种。
星际旅行时间太长,人必须得长寿,计算能力更强,所以新产业除了新能源,还有生物医药,新材料,量子计算机等。只要这些产业有大的突破,就能引领新的发展浪潮,全世界也将重新洗牌。
再回头看看,几个养懒汉的北欧国家,高福利的前提是高科技。在科技突破之前,我们确实不该养懒汉,问题是,这话不对着老爷们说,对着月薪1000的人说,合适吗?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