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山西一官员逛地摊,花3000元买84张旧纸,打开发现是阵亡名单 - 文化资讯(健康生活网)
导语:一段故事,就是一段历史,都在静静地等待人们慢慢翻开。2006年在内蒙古乌索图镇发生了这样一段故事。已经许久未曾团聚的一家人,按照约定一同集齐,坐在客厅中间位置的是一位71岁的老人,此时的老人精神很好,正襟危坐,只是不时的望向门口。
上午的十点,从门口传来了一群人走路和说话的声音,老人抬起头望去,一位手拿书册的人进入了客厅。老人颤抖地说了一句你来了,客人则回了一句我来得晚了些。没有什么多余的客套话,客人拿出了那本书册,老人让家人从柜子里取出那些珍藏的被层层包裹的通知书,交给了客人。
春日的上午很是安静,老人手捧着书册,缓慢的用手不断抚摸着,看到那个名字——孙耀,老人再也止不住的开始流眼泪,握住来客的手,不断着说着感谢的话,虽然有些含糊不清,但是都能感觉到老人内心的激动。
来客名为王艾甫,不远万里来送书册,并非国家安排,而是出于自愿。已经为此奔波了数十年的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不愿这本写满人名的手册被埋没。
一、书册是如何得到的
1996年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喜欢泡在旧货市场寻找藏品的王艾甫,刚好走到了一个书摊前,喜爱收藏搜集文献的王艾甫,在书摊上反复的翻看。一瞬间一本书册映入到了他的眼睛,泛黄的书册封面上写着阵亡二字。
这是一本遗落民间的阵亡将士名册,王艾甫内心清楚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小心拿起这本书,仔细翻看后,发现这是太原战役中阵亡将士的名单。看到名单后,内心更加的澎湃,自己内心强烈地觉得一定要带走这本书。
他按住内心的惊喜,开始不断安抚自己,发现书摊上总共有四本这样的书册,上面记录的名单,加起来共有800个名字。而仔细翻阅过书册后,里面还夹有84份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等到内心平静下来,王艾甫开始和书贩聊天,问这几本书的价格,小贩见到王艾甫对书册的关切,开始狮子大开口,一口价3000块。
这个价格让身为山西省检察官的王艾甫承受不起,这个价格是他10个月的工资,一下子拿不出来的他,看着那800个名字,他一咬牙,跑到了电话亭旁,开始不断地给朋友打电话筹钱,到了傍晚,筹到钱的他顺利拿走了那几本书册。
二、往事
1966年的王艾甫参军入伍,经历了越南战争的洗礼,又参加了老挝作战。逐渐成为了一位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兵,但也经历了不少的生离死别,战友的牺牲是他内心最大的痛苦。等到离开军队,王艾甫为了缅怀战友,就去战友的故乡,去慰问家里人。
可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内心又一次的痛苦,一位战友已经牺牲的消息,并没有传到故乡,当他看到满眼都是期待儿子回来的母亲的双眼时,内心再也忍不住悲痛,为家为国,到死没有信息传回去。王艾甫为了这件事开始东奔西跑,最终找到了这位战友的信息,也让战友的家人得到了慰藉。
三、决定———送战友回家
拿着记录着800名烈士的名册,内心又一次开始波动。他要找到这些烈士的亲人,把那84份没有送到的通知书,送到他们的家人手里。找到政府拿到了一些资料,又去了烈士陵园,寻找太原战役中烈士的名字,找到地址的就一一写信,但是总是石沉大海,没有人回复。
慢慢的时间过了10年,王艾甫也退休了,开始什么都不干,独自寻找这些亲属。直到2005年,王艾甫找到媒体,通过媒体的传播,寻找烈士亲属的活动,很快得到了回应,一个个的名单慢慢找到了家人。
第一个找到的烈士名字是郝载虎,通过烈士陵园的确认身份,王艾甫又一次踏上了寻找之路,到了河北省抵达了郝载虎的家乡,村民们夹道欢迎王艾甫的到来,用自发的形式感谢他不断的努力送回烈士。
四、波折
从找到第一个烈士的亲属,再到2006年内蒙古烈士孙耀的亲属。所经历的困难和波折都没有打倒王艾甫寻找烈士亲属的信念。寻找烈士的过程中通过媒体,不断地把信息扩散。
有一天一个叫朱敏的人给王艾甫打来了电话,希望他能看看有没有一个孙耀的名字。接到电话后,王艾甫果然在名册上找到了那个名字还有阵亡通知书,经过比对与政府的核对,确认了孙耀就是朱敏寻找的那个人。
期间还发生了不少故事,因为家人没有收到烈士通知书,孙耀一直都是失踪的信息,直到拿到了通知书,孙耀家人,想要为孙耀申请烈士时又受到了阻力。当地民政局不愿承认那些文件,声称文件没有真实性,旧的文件不具备时效性,不符合国家的政策。
直到太原市民政局开了牺牲证明,当地民政局依然不承认,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直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对当时的工作人员做出了处理,才把孙耀的烈士证办了下来。
五、扩大队伍
随着王艾甫寻找烈士的事迹不断地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都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王艾甫寻找烈士亲属。王艾甫希望能把名单放到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也可以加快寻亲的步伐,毕竟他自己的年龄也是越来越大了。
在2009年王艾甫在政府的帮助下,把自己倾尽一生搜集到的文献和资料捐献了出来,经过政府的确认,追认,这些珍贵的资料,被放到了当地的纪念馆里。
结语: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帮助,开始建立一个数字纪念馆,让更多人可以看到这段历史。通过不断地寻找和搜集,不求任何报酬,资料数据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更大的进步。旧书摊上的故事只是开始,永远不会结束,每个看到这段故事的人,都是传承者。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