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莫言:从陈凯歌与恶搞剪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 - 美食资讯(健康生活网)
2005年,陈凯歌的一部新电影《无极》引发了热议。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多精彩,而是烂到出奇。这是一部号称东方奇幻史诗般的电影,由张东健、真田广之、张柏芝、谢霆锋、刘烨等人主演。
电影《无极》剧照总投资超过3.4亿人民币,而全球总票房只有大约大约0.34亿美元,简直扑到姥姥家了。当时的舆论,不管是普通影迷还是专业影评人都表示看不懂,骂声一片。面对排山倒海的差评,陈凯歌当时的回应是“你们现在是看不懂,等几年后你们会看懂,到底是讲个什么”。多年以后,“照片门”事件曝光,人们才发现原来陈凯歌说得看不懂指的是这个,很多人都在感叹陈导演真是“神预测”。有个叫胡戈的网友(是胡戈,不是胡歌)后来剪了一部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短片,名噪一时。陈凯歌极为震怒,把人家告上了法庭。最后胡戈不得不公开道歉。
馒头血案更加神奇的是,这样一部口碑,票房双差的电影,竟然还差点获得一票奖项。第63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鲍德熹)、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叶锦添)的影片。虽然没有最后得奖,但是就获得提名这一点来说就让人感觉很魔幻。
《无极》剧照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得诺奖之前,莫言的图书销量并不多。而在获得了诺奖以后,销量猛增。而根据很多看过莫言作品的人反馈,莫言的作品晦涩难懂,很多人把书买回来之后都没有看过,或者简简单单的翻了几页之后就束之高阁。这里顺嘴提几句诺贝尔文学奖。我之前在我的文章《十位诺贝尔文学奖,一半非欧美得主都是批判社会主义,巧合吗?》一文里论证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性以及政治倾向。人文学科的奖项和自然学科的奖项有很大差别。好比我们古人常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文无第一其实就是文章的好坏,在比较时很有有统一的观点。同样是诗歌,李白的《春江花月夜》和杜甫的“三吏”和“三别”谁优谁劣?这根本很难比较。而在武术领域就不同了,两人比武,你把对面打趴下了,那你就是第一。自然科学也是,比如一个“猜想”被证明了,一个疾病被攻克了,或者又有了什么重大大发现,那就是明显的成就。这些科学成就,不会因为你的国籍,你的语言,你的民族的不同而有区别。不管你是说英语还是汉语,一加一都等于二,不可能出现说中文的一加一等于二,而说英语就等于三。更进一步,一部英文的文学作品和一部中文的文学作品怎么比较?不管是语法还是修辞,再或者语言习惯都不同。用中文的词语“意思”来举例。“你这人真有意思。”和“你什么意思?”还有“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含义完全不同。那么,英文的文学作品和中文的文学作品怎么比较?有人说思想性。我曾经在我另一篇文章《六论莫言:从东西方的历史传说比较看:西方视角下的中国》里提过,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举个例子,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大学都会规定,不许在宿舍里使用“热得快”。这在西方人看来,也许是侵犯人权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因为之前有过因为在宿舍使用“热得快”而发生火灾,最后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这还只是普通的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如果评奖时再人为地加入一些政治考量,那就更加显得“居心叵测”了。我统计了一下,从2006年到2015年,十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一半是欧美的作家,而他们的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很少牵扯政治。另一半作家包括莫言在内,都是非欧美作家。这些非欧美作家里,不算莫言的话,有四位作家都是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叛徒”,他们都是批判的自己社会主义国家的祖国。莫言会是例外吗?也许吧,天知道。对了,顺带提一下,2012年也很有意思,阿拉伯世界在搞“阿拉伯之春”,乌克兰因为“颜色革命”在内斗。
莫言获奖说回正题。虽然《无极》是电影,而莫言写的是文学作品。但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两者其实都属于文艺作品,都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其创作目的都是为了发行出版。电影拍摄出来是希望可以在电影院给让观众观看。而书写出来也是希望可以在书店销售。本质上没什么不同。其次,这两者内容都一样的让人感觉“看不懂”。最后,这两者都容不得其他人的批评。陈凯歌威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作者胡戈要发起诉讼。而莫言的粉丝则是攻击批评莫言的自媒体人司马南家人“移民国外”,海外置业,侮辱他是“司马夹头”。有关司马南的情况,除了夹头应该是真事。其他内容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并没有发现实锤证据。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这些流言,这些所谓的照片哪来的?
本身一部文艺作品的创作,就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如果不是,请问你电影上映了是给谁看的?小说出版了是给谁阅读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现象,上映的电影容不得批评,出版的小说不能指责。谁给你们的权力?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没有评价的权力吗?那你们干嘛要把作品推向市场,你们自己在家里玩过家家不好吗?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