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杨幂黄晓明也无法挽救笑点,曾经靠尺度出圈的脱口秀不好笑了? - 游戏资讯(健康生活网)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播出上下四期内容后,还是反响平平。比起大咖云集的《吐槽大会》、新人出彩的《脱口秀大会》,这档新节目就像一个硬凑的命题作文,观感混乱,前后割裂。
几年来,笑果作为喜剧厂牌名气越来越大,出品的节目却越来越不好笑了。
曾经靠犀利、尺度出圈的脱口秀,如今在笑果的本土化下眼看就要变成中式正能量脱口秀。
不好笑与割裂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每期分上下期。上半期是笑果团综,脱口秀演员们插科打诨,编辑部嘻嘻哈哈的日常收获好评。
下半期是吐槽大会,内容是“行业专场”的命题脱口秀,用成龙、杨幂、黄晓明等嘉宾作为看点和噱头宣传。
但命题脱口秀的呈现效果并不好笑。
节目完整的演出一半由纯素人扛起来。不是说素人表现不好,只是相对来说,观众对他们的故事并没有那么感兴趣。
明星部分也略显乏力。
阵容从首期的成龙、杨幂“降级”到第三期的李承铉、倪虹洁。
成龙把节目里脱口秀演员们已经讲过一遍的梗原封不动再讲一次,再现了洗发水广告名场面。
杨幂用警察父亲的口吻调侃迪丽热巴和徐志胜的CP是假的,屏幕前的观众还觉得不过瘾,以为大幂幂会“高情商”辣评自己的演技,结果戛然而止。
黄晓明因为疫情改视频连线了,聊的梗也还是早就玩腻了的“霸总”、“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嘉宾表现让人失望,段子水平也被批评像“笑话集锦”。
第二期谐音梗满天飞,连一向“憎恨”谐音梗的李诞都被同化了。
内容满满当当是大咖、背稿、唱歌,赞美、洗白,加真人秀,唯独缺少好笑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脱口秀表演。
据李诞说,起《怎么办!脱口秀专场》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告诉观众脱口秀编剧们是怎么策划选题、邀请嘉宾、排练演出的。
但这个幕后到台前的全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甚至有割裂感——这到底是笑果团综plus?还是吐槽大会mini版?
如果《怎么办!脱口秀专场》能像选秀一样完整地呈现素人、明星练习脱口秀的过程,或许也不会现在这么无聊。
但它终究不是选秀节目,不能用真人秀穿插舞台演出,形成整体。它走的是另一条幕后“揭秘”的路线。
按照节目设置,每一期的演出部分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但因为上期编辑部开会提前“泄露”了一部分内容,观众已经知道明星们都是背稿了,少了很多惊喜的感觉。
看了揭秘,观众才恍然大悟:李诞挂在嘴边的“每个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原来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专业编剧为自己准备好5分钟的稿子。
笑果难笑
“四不像”的新节目背后,是越来越难“笑”的笑果。
笑果文化 腾讯视频 脱口秀的组合成为固定搭配,冬天看吐槽大会系列,夏天看脱口秀大会系列眼看也要成为一项传统,笑果却在舆论上屡屡翻车。
一边是池子出走、卡姆翻车,李诞、杨笠两极化的口碑,脱口秀演员的私人问题引发关注,另一边,体育专场的暴风输出几乎“断送”了《吐槽大会5》和吐槽IP。
日渐下滑的口碑严重影响了脱口秀的生命力,让本就有点审美疲劳的节目模式雪上加霜。
带领脱口秀文化在国内崛起的笑果,如今却拿不出创新的魄力了。
根本原因还是牺牲尺度换取流量。
《吐槽大会》的嘉宾咖位越来越大。等到原本那些只敢“碰瓷”的艺人、流量们,真的坐上嘉宾席当面接受吐槽,脱口秀却怂了:不敢戳肺管子刺痛明星,只敢选择性的调侃。
曾经犀利声讨,敢得罪人的综艺节目,被观众吐槽变成了“明星洗白大会”,似乎一个个明星上节目只是为了打造亲和接地气的人设。
脱口秀这门“冒犯”的艺术在笑果的规范下越来越“体面”,也就失去了最初惊艳观众的“新”。
《脱口秀大会4》因为观点输出和新势力的崛起崭露头角,但节目影响力仍然在一定的圈层内。
说白了,不靠大牌明星,愿意看半素人脱口秀演员叽叽喳喳说上一整季的观众并不多。
所以《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左右为难。
既不敢做成纯纯的笑果团综,怕风险太大,又不舍得放弃脱口秀演员台下的化学反应,直接复制《吐槽大会》的模式,担心审美疲劳。
综艺节目追求流量、热度无可厚非,关键是要能够把这些转化成好评度和观众基本盘。
如今,不管是不再犀利的正能量脱口秀,还是洗白大会讨好明星,笑果都走入了不好笑的误区。
照这个情势下去,真的很担心“脱口秀在国内”这部前期轰轰烈烈的连续剧要“烂尾”。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