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FUBIAO.CN 开服表 - 第一中文开服信息网

网站首页 网页游戏 安卓游戏 IOS游戏 H5游戏

当前位置:开服表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美食资讯(健康生活网)

来源:互联网作者:开服表整理时间:2023-11-01 16:06

一提起肯尼亚,你会想到什么?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

其实肯尼亚不仅有动物,还出茶叶,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 它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四大出口国:斯里兰卡、印度、中国、肯尼亚,四国交替第一)。2019年肯尼亚茶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8.8%,茶叶就是肯尼亚绝对的支柱型产业。

虽然独立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肯尼亚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有人说这是因为非洲人懒,还有人说他们笨,反正是凭实力穷的,那今天我就通过肯尼亚茶叶这个案例,跟大家聊聊,非洲为什么就是富不了。

其实肯尼亚的自然条件好到令人发指,“天苍苍野茫茫,花豹狮子撵羚羊”这都是刻板印象,不全是这样。

肯尼亚的国土面积是58万平方公里,比青海小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西高东低,除了东部是平原,其他地方都是高地,是半个高原国家。

正因如此,虽然肯尼亚位于赤道地区,但并不热,其西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到2000米,正儿八经的高山茶,最高温度在22-26度之间,最低温度也有10到14度。网上的那个段子“中国太热了,我要回非洲”,对于肯尼亚人来说,绝不是开玩笑。

另外肯尼亚的降水也不少,西南高原区平均降水在1200mm以上,茶叶主产区在2000mm以上,比浙江还多,你敢信。

这还不算完,肯尼亚的土壤呈弱酸性,恰恰是茶叶最喜欢的,土质又肥沃,条件好到什么程度呢?居然可以一年四季都产茶,可以这么说,肯尼亚这个地方,就是种茶叶的天选之地。咱们的产茶区比如四川、云贵、江浙,这都是最舒服的地方,还做不到四季都采茶,你就想想肯尼亚这条件,气不气人,所以才有能称霸全球。

但条件这么好,得多少双眼睛盯着。1890年,带英的黑手终于伸到了肯尼亚,小旗一插,就说这是帝国的殖民地了啊。

此时的英国,靠着从中国偷来的技术,把种茶制茶全都吃透了,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用机器生产的方式击败中国茶,成为全球茶叶的新霸主。

所以当英国的茶叶专家来肯尼亚一瞅,激动得手都哆嗦,说种茶再没第二个地了。不过当时有大事要干,就没顾得上这茬。

这首先要干的"大事",就是逆向土改,把抢来的地分给新来的白人。 1902年英国颁布了《皇家土地法令》,宣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肯尼亚所有的地都是我们王上的,我们“依法办事”,你们这些土人要配合,我们是来传播现代文明的懂不懂?

于是英国人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抢土著,分田地“,仅1904年这一年,就把132万亩的土地分给了324个欧洲移民,其中一个英国勋爵一人就划走了60万亩。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在历史进程中,掠夺者都认为,需要通过他们自己硬性规定的法律,来赋予他们凭暴力得到的原始权利。”

这还没完,法令还规定,凡是来肯尼亚的欧洲人,可以租960亩的地,看上哪块给你哪块,租期999年,你要是嫌不够,那周边2880亩的土地都可以卖给你,6亩地只要2卢比,不着急,分16年还清。

这就小4000亩地了,谁能抗住?于是许多欧洲人就乌泱泱往肯尼亚去了,到了1930年,欧洲移民已经占据了274万公顷最好的土地。英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白人进入肯尼亚,发展当地的殖民经济。

人家吉库尤族、马赛族等土著,本来住得挺好。英国人一来,宣布这都是无主土地啊,你们赶紧腾地方,给你们这些野人两条路,第一条,我们划几块保留地,你们去那生活,不用怕,我出台法律保证你们的保留地"神圣不可侵犯",和北美的印第安人一样;第二条,留在当地,给我们白人当佃农或者扛活,你们自己选吧。

说是两条路,其实就是一条路。因为好地都被白人抢完了,保留地的条件很差,人均只有2亩多地,而且英国人生怕你住舒服了,保留地内的土著还要缴人头税,于是很多黑人还得出来给白人扛活。

到1934年,英国人更是连脸都不要了,修改了法律,宣布保留地的土地也可以被征用了,于是到处开矿占地,又把一大批肯尼亚人撵了出来。

马赛族大家都知道吧,猎人,专门从狮子嘴里抢食的,只要一见到他们,不管多少吨位的动物,俩鸭子 1鸭子,撒丫子就跑,结果被英国人治得卑服的,这说明什么?

盎撒猛于虎啊。

虽然“土改”完了,但英国政府限制新茶园的开辟,到了1933年全国才有不到5000公顷茶园,发展非常慢,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当时斯里兰卡和印度的茶叶产量充足,够英国人卖的,而当时咖啡、剑麻等经济作物是英国最紧缺的,英国人要求先种植这些东西,殖民地嘛,我缺什么,你就得给我补什么,所以茶叶始终不成气候。

而且英国人规定,土著不能种茶,茶叶技术一点也不能沾,黑人要做的很简单,就是采茶。不仅是茶叶,所有经济作物土著们都不能种,只能种玉米这些口粮。所以肯尼亚守着如此优越的环境,一年也产不了多少茶。

这就是独立之前非洲国家的普遍状况,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三个生产要素,全在西方殖民者手里,别说工业,就连农业的利润都被人拿去了,土著连当个小农都是奢望。

二战爆发后,英国和德国在北非干起来了,英国缺钱又缺人,于是盯上了东非殖民地,开战后,英国先画了一大饼,说现在是关键时期,乡亲们苦一苦,多交点税出点力,放心,绝不白干,我们承诺,只要仗打赢了,立刻改善你们黑人的待遇。

于是英国对东非殖民地征的税,从1939年的2200万英镑猛涨到1945年的4500万英镑,因为家底厚,大部分是肯尼亚出的,而且有七万多肯尼亚人被忽悠到英国军队服役,跟在后面的还有几十万肯尼亚劳工。

1941年8月,丘吉尔被罗斯福逼着,共同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宣布要恢复各国人民的主权,而肯尼亚人勒紧裤腰带,冒着枪林弹雨,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就是为了英国人的这句承诺。

但盎撒何许人也,不占便宜就是吃亏,有这好事还能让你摊上?

战后英国人把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又因为欠了美国一屁股债,反而加强了对非洲的掠夺,英国皇家东非委员会统计过,1953年肯尼亚人的平均年工资只有白人的1/30,待遇没有任何改善。不仅如此,战后英国人规定,每个肯尼亚人每年必须强制劳动90天。

一个人,最悲愤的时候,就是当一件梦寐以求的东西就要到手时,你一把抢过来拿汽油给他点了。

于是肯尼亚人反了。

1952年,肯尼亚国内爆发了反对英国人的“茅茅起义”,这次起义是二战后英国非洲殖民地规模最大的,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起义的核心成员是参加过二战的退伍军人,队伍最多时达到了1.5万人,支持者上百万,基马蒂等几个头都是二战老兵。

这些黑人和白人并肩作战时,看到白人受伤后也打滚叫妈,终于明白了,英国人也不过是血肉之躯,都是人,种族压制的封印解除了,这才有胆子拉起队伍,和英国人真刀真枪干了起来。

于是英国总督下令,全力镇压!英国人还打起了舆论战,抹黑“茅茅起义”,说“愚昧的非洲人通过野蛮的暴动摧毁英国人带来的文明”。

这话术全球通用,你把“非洲人“换成”阿富汗人“、”印度人“、“中国人”都好使,而且英国人真就都用过。

但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起义军连连败退,到了1955年,最后5000人只能跑到山里打游击去了。1956年10月,反抗军领导人基马蒂被叛徒出卖,被捕后英勇就义,直到1963年,在美苏的威压之下,英国人终于同意肯尼亚独立,这帮残存的起义军才从山沟里出来。肯尼亚反抗的8年里,3万人被处死,15万人被关进集中营,英国人后来一直嘴硬,直到2013年才对肯尼亚人道歉,象征性地赔了点钱完事了。现在没事人一样,天天指责东边那小谁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说白了,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独立了,肯尼亚人首先要办的,还是土改。但因为并不是靠打败殖民者独立的,肯尼亚的土改比较温和。只没收闲置的和废弃的土地,白人殖民者的种植园自愿出售,不卖也可以,但不准再扩大面积。到了1976年,肯尼亚一共安置了50多万没有土地的农民,但平均只有十几亩甚至几亩地,所以都是小农,而白人种植园的面积平均有两三千亩之多。

总体来说,肯尼亚的土改很不彻底,英国的利益被大量保留下来。

独立之后,肯尼亚立刻把扶持茶产业上升为国策。为了做大做强,肯尼亚成立了茶叶发展局,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扶持小农种植茶叶。有了土地的小农们爆发出强大的积极性,凭借着全球顶尖的自然条件,肯尼亚的茶产业一发不可收拾。

一开始,跨国公司的种植园还占有统治性地位,但仅过了9年,肯尼亚的小农茶园面积已经超过了种植园,到1988年产量上也首次超过外资种植园,现在60%以上的茶叶都是由小农们生产的。

与此同时,茶叶发展局还成立了茶叶加工中心,苗圃中心,对全国的茶园统一规划,提供合适的茶树品种和肥料,终于让小农茶园的单产和品质,赶上了外资种植园。肯尼亚生产的红碎茶,其品质逐渐超过了斯里兰卡和印度茶,受到全世界的青睐。1995年肯尼亚超过斯里兰卡,首次成为茶叶出口第一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的10%。

但是胜利了吗?到了该庆祝的时候了吗?

恰恰相反,肯尼亚的茶产业基本到顶了,因为种茶属于上游产业链,主要提供原材料,但下游比如包装、拼配、贸易、零售这些最挣钱的部分,都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所以肯尼亚尽管是出口大户,但没有品牌,留不住利润,肯尼亚卖一公斤红茶,就挣2-3美元,最多也就是20块人民币,咱们出口的大宗茶叶,一斤也是几块十几块钱。而像立顿黄牌这种大众化袋泡红茶,200克卖40,一公斤折合下来卖200块。

所以肯尼亚人卖茶,其本质,就是在出卖劳动力。

搞茶叶是真的累,还不是种茶累,主要是采茶。有很多人认为采茶是个好浪漫的事,这都是被广告忽悠的,啊一些美女,穿着漂亮袍子,扭着胯骨轴子,挎着小竹篮子,嫩葱一样的小手一芽一芽地采,这都是一些无耻文人在那做春梦,用物化女性来达到意淫的目的,和古巴雪茄都是在女工大腿上卷成的是一个调调,还有些变态说,过去的有钱人,喝的都是少女用嘴唇一棵一棵衔下来的茶,那茶那叫一个香。

这都是有大病,要送精神科抢救。

最早的春茶,一斤干茶要几万个芽头,你衔一个我看看。

真正采茶,都是双手并用,来回快速地采,快到眼晕,因为采茶工是按照鲜叶重量或者是时间来算钱的,采得慢没人雇你,要一个一个采,老板早就炸了,而且还不是采一次,隔上几天就要来一次,一采最少半天,挣得又不多,极其辛苦,普通人能坚持1个小时就算好样的。江浙那边的茶,大多数都要从落后的地区雇人来采,都是些中年大姨,一天两三百管吃住,本地人没几个亲自上的,年轻人更不干,还美女采茶,做梦。

我一看到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就想骂娘,因为这是对劳动人民和茶农赤裸裸地亵渎。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拿肯尼亚来举例子,因为种茶能搞成第一,恰恰说明人家勤劳能吃苦。要是还达不到小康,那就是另有原因了。

而就算种茶这些辛苦钱,也不全在自己手里,肯尼亚40%的茶叶产量还在外国人控制的种植园里,很多超大型的种植园在跨国公司手中,有些高管都兼着肯尼亚茶行业的高层。

要知道,肯尼亚的茶叶能走到今天,已经可以用“辉煌”来形容了,因为茶产业的繁荣,肯尼亚的人均GDP增长非常快。

而且不光是茶叶,肯尼亚的鲜花产业也搞得很好,全球出口排名第四,是出口第二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确实搞得有声有色。

可肯尼亚的茶叶,95%是出口,国内市场仅仅是5%,为什么?喝不起。卖油的娘子水梳头。

一个国家要想致富,仅靠出口农产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工农业剪刀差。

2020年肯尼亚出口额是65亿美元,出口最多的是茶叶、花卉、精炼石油、黄金和咖啡,3项是农产品,可进口额是182亿美元,进口最多的是精炼石油、棕榈油、广播设备、包装药物和汽车,3项都是工业制成品,工业的附加值比农业高太多了,多少吨大米能换来一架飞机芽,本来搞农业挣得就少,结果都花出去了,所以肯尼亚2020年有整整13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就连肯尼亚都这样,乌干达、坦桑尼亚这些人均GDP只有它一半的其他国家,就更别提了。

所以发展工业才是非洲脱贫致富的关键。

但搞工业需要天量资金,钱从哪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从地缘的角度解读一下。

因为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黑非洲)过去是孤岛,很少与外界发生交流,导致文明进程发展缓慢,所以大都是非常原始的部落,根本就没什么财富积累,为什么西班牙人不去北美抢印第安人?你得有东西抢啊。

东非还算是好的,靠着海,能和阿拉伯人打打交道,10世纪开始,好不容易有个了苏丹国,还是波斯和阿拉伯人建立的,就紧贴着海岸线那一溜,跟个鸡蛋壳似的,600多年前郑和还去过那,但很多内陆地区连个国家和王朝的概念都没有,100多年前可算和外界有接触了,结果被白人按在地上,连兜裆布都抢走了,家里地缝子都被抠得干干净净,独立后那是真·一穷二白。

它不像咱们这样的农业国家,有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和物质积累,啥也没有,就是从原始社会被直接拖进现代文明的,这就是非洲中南部国家贫穷的一个基础,北非因为不同文明交流频繁,要好很多。所以咱们不能拿晚清的时候和非洲中南部去比,拿西周比都是欺负他们。

另外因为文明发展太初级,过去都没啥文化传承,所以教育也是个大问题,没有高素质人口,就无法承接那些初级产业,而非洲国家搞教育,不是咱们建国后进行的教育改革,而是在没有任何教育的基础上搞教育,过去大多数非洲国家的语言都没有文字,只有口语,比如肯尼亚、乌干达这些国家讲的斯瓦希里语,还是上个世纪的时候由西方人主导,利用拉丁字母统一了书面文字。东亚之所以被称为怪物房,就是政治、教育和文化体系完善,改动一下,就起飞了。

要钱没钱,要文化没文化,怎么办?找西方要援助?那完了,你得先满足人家各种政治附加条件,然后跨国公司进去再薅一笔,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过,发达国家每次“援助”非洲100美元,就会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从非洲拿回106美元。

这就是黑非洲的困境,底子本来就薄,又经过几轮明抢,独立了又受到经济控制和剥削,好不容易靠出口农产品攒点钱,换工业品都不够,想发展工业,教育跟不上,又没钱搞基建,借钱又被人割肉。

为什么咱们喜欢在非洲搞基建,就是为了帮他们发展工业,往上走走,脱离这个恶性循环。

所以不要去嘲笑那些非洲兄弟,摊上这样的条件,换哪个人种也没辙。非洲其实充满了可能性,只不过有人要过去真正帮他们一把。

免责声明:开服表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开服表网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